位置: 首页 > 治理创新 > 技术创新 > 正文
首页

德州陵城:“四调联动”助力多元解纷

来源:《长安》杂志    编辑:王岩


德州市陵城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一站式”矛调中心建设为依托,积极探索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四调联动”协调机制,打好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组合拳”,着力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

人民调解挖“深度”。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1个区级、13个镇级、678个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机构,成建制入驻同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形成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人民调解新模式。依托人民调解发现矛盾早、排查纠纷实、化解矛盾快的独特优势,深化调解能手的引领示范作用,培育了“老孙说理”等一批个人品牌调解室,切实筑牢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

行政调解拓“广度”。切实发挥行政调解公权力作用,以公安、自然资源等10余个单位为试点,成立行政调解委员会,深入推进重点领域行政调解配套制度建设。在区级中心设立“行政复议”接待窗口,与相关单位建立“吹哨报到”机制,积极落实行政和解与调解制度,将和解与调解作为化解矛盾的有效手段,推动一大批涉及房屋土地征收、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矛盾纠纷积案得到有效化解。

司法调解提“高度”。积极发挥司法调解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的兜底保障作用,组织公、检、法常驻区、镇两级中心,优化“公调对接、诉调对接、检调对接”工作机制,从机制上解决群众“重复跑、多头跑”问题。指派公益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志愿者定期到中心坐班,为困难群众和特殊人群提供法律帮助。健全完善诉前调解对接机制,创新打造了“e网通”司法调解品牌,使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化解在诉前。

行业调解展“温度”。为进一步满足群众专业领域需要,建立知识产权纠纷、道路交通事故等7大行业调委会,切实提升行业性专业性调解效能,形成纠纷内部自行解决、矛盾行业自行处理的“自助式”纠纷处理模式。组织劳动仲裁、土地仲裁入驻区级中心,在区、镇两级配备心理咨询室、法律服务中心等功能室,成立3000余人的调解专家库,组建109人群众思想政治工作队,打造“心至陵和”调解品牌,真正画好“事心双解”同心圆。

(作者:陵城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李洪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