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创新“四事工作法” 推进基层矛盾纠纷有效化解
来源:德州改革 编辑:李军
宁津县津城街道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总结推广群众提事、网格议事、联动办事、百姓评事“四事工作法”,以网格赋能基层治理,答好民生答卷。
▲网格员在村党支部阵地召开座谈会
群众提事
做到问需于民
三级联动,搭建说事平台。在街道和各村(社区)“一站式”矛调平台搭建“社区民意直通车”,近距离倾听群众说事,畅通群众表达诉求渠道。建立健全街道、管区、村三级网格微信群,邀请街道干部、村党支部书记、社区网格员、村委会成员等群众身边人进群,第一时间主动了解居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实现全网格覆盖说事对象。
网格聚力,主动感知风险。网格员定期入户走访,在村党支部阵地召开座谈会,设置群众说事场所,由网格员将群众诉求转到“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自“一站式”矛调中心成立以来,共接待来访群众2000余人次,排查矛盾纠纷风险隐患3500余起,有效解决群众投诉问题980件。
▲村级网格员收集社情民意
网格议事
做到问计于民
强化队伍建设。每月召开一次网格议事协商会,辖区92名专职网格员分享工作体验,会商解决辖区各类事务,充分发挥“小网格”的“大智慧”,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严格议事流程。规范议事规则,议事形式分为民主协商和居民会议,根据事项轻重缓急,网格员邀请相关人员围绕议事事项进行研究、讨论和表决,提出办理意见。面对疑难杂症,由街道牵头组建“1+1+1”(1个法律顾问、1个调解员、1个网格员)服务队进行“一站式”调解,有效化解重大矛盾纠纷17起。
▲“五老”志愿者发挥余热探讨热点问题
联动办事
做到有信于民
提高站位,统筹协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优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多元化调解格局,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主动深入居民群众,优化调解模式,发挥资源优势,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问题处理在一线。
沉底问效,汇聚民智。以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找准切入点,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在基层社会公共治理中的潜力,今年共选拔20名业务骨干、支部书记、职工代表、医务工作者、科技标兵为街道金牌办事员,解决大事小情300余件,焕发基层社会治理新活力。
▲在社区开展对网格员的公开评议
百姓评事
做好有效于民
问题解决更透明。健全监督与民主评议机制,广泛邀请群众代表、村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对街道办理事项开展公开评议,增强群众主人翁意识。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评议会、app无记名投票等方式确保评议结果客观公正,做到“工作好不好,群众说了算”。
解纷效率促提升。对街道网格员做出“优秀、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评价,评价结果及时向群众公示,并与年度绩效补贴挂钩。今年累计召开街道、村两级网格员工作评议会议16次,矛盾纠纷联席扩大会议7次,2名网格员因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全市“金牌网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