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治理创新 > 技术创新 > 正文
首页

德州宁津:“网格融调”促进矛盾纠纷高效化解

来源:德州政法    编辑:王岩


今年以来,宁津县宁城街道深入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立足城市社区工作实际,积极探索“纾心驿站+网格融调”工作模式,充分发挥网格探头作用和“纾心驿站”资源整合优势,促进矛盾纠纷化解方式从“一部门一通道”向“一张网一站式”转变,形成“问题由基层治、矛盾在基层解”的治理格局。

延伸工作触角,打造“15分钟矛调圈”

以辖区9个城市社区的“一站式”矛调工作平台“纾心驿站”为依托、以138个城市网格为支点,构建“9+138”矛调工作体系,打造“15分钟矛调圈”。138名专职网格员下沉一线,定期走访排查“六小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今年以来共排查问题3868起,其中小矛盾纠纷1149起,均在3-7天内化解,化解率100%,真正做到将矛盾排查在萌芽、化解在网格。9个“纾心驿站”科学分布,将基层党建、矛盾调处、民生服务、协商议事、心理疏导、法治超市、志愿公益等十大功能一站融合,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解决诉求、调处矛盾。

惠合小区网格员尚焕焕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多名业主反映道路下水管道堵塞,导致生活污水无法排出,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在查看现场后,第一时间向社区“纾心驿站”进行报告。通过“吹哨报到”机制,根据属事责任“吹哨”至住建局,当天对惠和小区下水管道进行了重新整修。从发现矛盾到解决问题仅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群众对“纾心驿站”的办事效率予以高度评价。

融合资源力量,组建“金牌调解团”

9个城市社区的“纾心驿站”为阵地,培训组建了9支“金牌调解团”,将专职调解员、网格员、社区干部、“两代表一委员”、法律顾问、心理咨询师、“五老”、志愿者等多元力量吸纳进调解团队,积极参与民主协商和监督,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以组团式服务,构建起“听群众呼声、为群众服务、解群众心结、受群众监督、由群众评价”的群众工作模式,切实架起与社区居民的连心桥。9月份,刘女士来到康宁社区“纾心驿站”反映问题,称其所就职的企业拖欠员工工资,协商未果。康宁社区“首席调解官”李永涛记录下群众诉求,第一时间与该企业负责人联系并实地了解具体情况。李永涛在与该公司其他员工交流中发现,矛盾的起因系该公司的考勤制度不完善,造成双方对工资计算口径存在争议。针对此问题,李永涛组织团队中的网格员、社区干部、法律顾问共同研讨,剖析问题根源,商议调解思路,确保彻底解决。经过团队群策群力和释法明理,刘女士与企业负责人在“纾心驿站”握手言和,双方达成一致协议,企业负责人将拖欠的工资如数交给刘女士。问题妥善解决后,刘女士将一面“社区好卫士,群众守护神”的感谢锦旗送到了康宁社区“纾心驿站”,对调解员高效的办事效率及热情、真诚、细致的服务态度表示感谢。

完善工作机制,织密“矛盾纠纷防护网”

建立“周说月议”机制。通过“马扎议事”等灵活形式,社区干部、网格员定期组织“周说事、月议事”,引导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各项事务的决策和监督,形成“问与说、理与议、办与评”的良好互动氛围。以“服务下沉、工作前置”,提前发现矛盾纠纷苗头隐患,确保群众生活平稳有序。

建立“吹哨报到”机制。对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和群众诉求,一般问题由调解人员(网格员)“接诉即办”,“纾心驿站”解决不了的进行 “吹哨”,呼叫街道“一站式”矛调中心或县直部门单位下沉解决。通过条块联动助力矛盾化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及时化解”。建立“闭环管理”机制。对每件矛盾纠纷和群众诉求逐案建立台账,按照“受理—流转—处置—反馈—评价”五步工作法逐步推进,明确责任,限期办理。形成“网格探头排查→纾心驿站受理→责任部门处置→化解反馈销号”闭环工作体系,全面提升矛盾化解的时效性。

宁津县宁城街道依托“纾心驿站+网格融调”工作模式,充分发挥了网格化服务管理和“一站式”矛调平台资源整合优势,最大限度地做到对矛盾纠纷早预防、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