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治理创新 > 技术创新 > 正文
首页

德州宁津:“一三四”工作法打造法治为民“金字招牌”

来源:德州政法    编辑:王岩


近年来,宁津县宁城司法所创新推行“一三四”工作法,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高效化解纠纷、用情用力矫治、精准按需普法、优化法律服务,先后荣获“全国模范司法所”“山东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德州市新时代“枫桥式司法所”等荣誉称号。

健全“一个网络”,打造“半小时法律服务圈”。宁城司法所推出“孟红军”品牌调解室,设有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大厅和远程视频调解室、法律服务室、心理咨询室、社区矫正室、宣告室等8个功能性办公室,现有工作人员4名,法律顾问2名,专职人民调解员4名,社区网格调解员103名,服务范围涵盖县域16个社区、103个网格、14万余群众,积极打造成“半小时法律服务圈”,织密织细法律服务网络,让广大人民群众近距离享受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宁城司法所借助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社区居委会、社区网格员等力量,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法律服务网络体系,构建起“站—居—员”三级法律服务网络架构,使辖区内群众在30分钟内均可获得法律服务。简化法律援助程序,开通特殊群体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确保实现当日申请、当日受理、当日指派律师办理。

坚持“三个注重”,打造“金牌人民调解队伍”。宁城司法所联合街道在辖区16个社区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调解工作网络。一是注重提前介入预防。宁城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推行矛盾纠纷提前介入机制,通过系列摸排走访,全面掌握辖区居民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做到风险早发现、早控制。二是注重联合调解纠纷。落实“大格局、大数据、大服务”的矛盾纠纷化解理念,通过各部门协调配合,及时帮助群众解决法治难题。三是注重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宁城司法所全力推进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调处化解的各项工作,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坚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调解员每日对登记的矛调问题进行梳理,落实主体责任,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按照部门、社区当天完成转交,力争在7—15天内解决问题、化解矛盾。2023年,宁城司法所联合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54件,涉重大矛盾纠纷案件20件,调处成功251件,调解成功率达98.8%。涉及当事人数1230人,涉及金额611万元。

聚焦“四个到位”,助推法治政府建设再上新台阶。普法宣传到位。宁城司法所定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邀请法律顾问入社区、村居讲“法治课”“道德课”,推动形成全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今年以来,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30场,发放宣传材料4000余册,受益群众达10000余人。法律服务到位。宁城司法所扎实开展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街道现有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1个,全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区3个。实施“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共确定“法治带头人”9名、“法律明白人”104名。服务决策到位。宁城司法所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切实履行备案审查工作职责,司法所长列席街道党政工作会议,并对有关事项充分发表意见,为决策把好法律关。2023年,宁城司法所共审查街道合同及文件16件,参加街道联席会议15次,审查会议议题8个,提出意见建议15条。社区矫正到位。面对矫正对象多、管理压力大的现实状况,宁城司法所将社区矫正工作各个环节分解细化,对各类社区矫正对象进行集中教育,定期组织开展公益活动,真正将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多年来,辖区内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均无脱、漏管和再犯罪现象发生。

下一步,宁津县宁城司法所将不断延伸法律服务触角,提升法律服务质量,持续擦亮法治为民“金字招牌”,使群众真切感受到司法温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