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天衢新区:“抬头”说法 用心沟通 打通矛盾纠纷化解壁垒
来源:德州政法 编辑:王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德州市天衢新区抬头寺镇积极探索“网格化管理+信息化平台+扁平化服务”为特色的乡村治理新模式,坚持党建引领,细化网格管理,搭建矛盾纠纷处理信息化平台,畅通服务渠道,全面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党建引领一张网,化解矛盾排隐患
四级网格“全覆盖”。健全“镇党委-社区总支-支部-党小组”四级架构,每个网格安排1名党支部书记、1名专职网格员和若干党小组长,做实包片联户基础。在全镇划分46个网格,构建起四级党建架构,村级网格依托党小组设置,下设以村民小组或片区为单位的“微网格”,引领乡村治理从“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转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关口前移,能够及时发现矛盾,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排查工作“全升级”。建立乡镇调解委员会1个,村级调委会32个,专、兼职调解员共98人。建立起包括各村支部书记在内的调解专家库共42人,共有45名“法治带头人”和135名“法律明白人”负责村级的日常普法宣传工作,充当调解工作中的“顾问”角色,并吸纳大学生等青年志愿者加入到调解工作中来。同时加强网格员与人民调解员培训,将政策宣传、法律普及、矛盾风险隐患排查等纳入其职责范围,充分利用“德州通”“网格E通”“微连心”,各村定期上报群众需求,当好群众身边的服务员,变被动了解群众“问题是什么”为主动关心群众“需要是什么”。
纠纷化解“全领域”。“一站式”矛调中心+便民服务热线+“12345”市民服务热线、社区、部门、村形成纵横联动体系,对各村上报的涉及土地流转、生态环保、宅基使用等问题,由社区牵头,能现场解决的指导各村第一时间处理;不能现场解决的,协调业务部门进村指导,在法律和政策框架内寻求满足群众诉求的最优解,构建起“小事不出村、难事不出片(社区)、大事不出镇”的矛盾调解和服务机制。
数字赋能一体化,提升服务增能力
多部门融合一窗受理。抬头寺镇以形成“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为目标,在镇政府驻地一体化建设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矛盾调解中心、网格中心、法律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打造“多中心合一”的“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设置群众接待室、调解室、心理咨询室、分析研判室等功能室,形成功能整合;设有4个常驻部门为综合受理窗口、公安局派出所、司法所、信访办;5个轮驻部门任居民医疗、居民就业、纪委、民政所、安监办。均已落实业务负责人,实行无差别受理,全面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矛盾纠纷化解质量与效率,打通纠纷化解的“最后一米”。
“互联网+”信息化平台随时上传。依托于既有“抬头寺镇政务通”微信公众号拓展智慧乡镇“抬手就帮”政务小程序,创建线上预约、政策查询、网上评价等功能模块,全面推进数据共享基础建设,强化各业务部门间数据共享能力,实现跨部门数据流通,实现24小时不打烊。方便群众提出诉求,解决问题,为抬头寺镇“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开辟新路径。
扁平服务全覆盖,稳定社会促和谐
加强领导,完善考核奖惩机制。持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将基层治理纳入改革创新课题。年底对各社区、村的党组织作用发挥、网格化管理、数字化服务、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进行考核,倒逼问责奖惩。
服务前移,实现集成模块化建设。综合考虑全镇产业发展、功能定位、干部队伍等因素和实际,设置基层党建、经济发展、党政综合、公共管理服务、综合执法等5大模块,根据模块化职能和各村发展特点,推动服务下沉,分管领导包保社区,骨干人员包村,架构起包村干部和村级网格员的连接功能,及时摸排群众诉求、解决民生难题。聚焦难点,高效分析研判。对群众反映的需求或矛盾纠纷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分类处置,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办结时限。对重大、疑难问题实行“1+1+N+1”联动模式,形成主要领导牵头,涉及分管领导包保,多个部门协同配合,律师参与机制,全力破解乡村治理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