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治理创新 > 技术创新 > 正文
首页

新泰市:特色调解“红石榴” 平安共育“团结花”

来源:新泰改革    编辑:张敏


新泰市禹村镇位于新泰市、泗水县、宁阳县三县(市)交界处,是新泰市的西大门,辖区有40个行政村,5.8万人口,其中回族村8个,人口1.2万,是全省较大的回汉聚居地区。近年来,禹村镇党委政府在市委政法委的正确领导下,紧扣“平安、和谐、发展”主题,以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创建为契机,采用“组织、调解、帮扶、团结”四轮联动,逐步形成一套高效、多元的矛盾纠纷调处模式---“红石榴·平安协会”一站式调解。2020年以来,“红石榴·平安协会”调解模式成功化解矛盾纠纷626件,引导走司法程序16件,化解多年缠访、重访、越级访老案积案8件,为群众挽回损失32万元,全镇矛盾纠纷实现逐年减少、满意度测评实现逐年提升、民风民意实现逐步向好;先后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山东省铸牢中华民族意识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从分兵作战向握指成拳延伸

“红石榴·平安协会”顶层化

“红石榴·平安协会”调解由“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创新而来,该组织注重抓好顶层设计、特色队伍,全面凝聚调处合力,有效预防社会矛盾、纠纷关口前移。一是架构更稳固。将信访工作列入每周党委扩大会议,每周定期研判调度,高位推动,成立“红石榴·平安协会”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作为全镇矛盾调解的中枢机构,负责协调化解镇村两级矛盾点;村级设立“红石榴”调解工作室,作为矛盾纠纷化解的前沿阵地,对群众来访反映及“红石榴·平安协会”分流指派的纠纷进行调解。二是队伍更专业。精心挑选回族“阿訇”、地方乡贤、离退休干部等担任“石榴籽”调解员,借乡土文化、用乡音乡情、靠乡土办法促成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以“乡镇、民族村两委推荐+法院、统战部、民宗局考核+法定程序任命”的形式,聘请2名少数民族代表担任人民陪审员,配合法官对当事人进行释法明理,增强当事人对裁判结果的心理认同。三是业务更精湛。建立“石榴籽”调解员定期培训制度,一是法规培训。通过对“石榴籽”调解员开展政策和法律的培训,增强他们的法律观念,提升他们的政策水平,使其依法调解而不逾规矩。二是技能培训。对调解员开展调解技巧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调解技能,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三是案例交流。开展经典案例的观摩和交流,相互借鉴和学习不同案件的化解方法。

从单一协调向多元化解延伸

“红石榴·平安协会”创新化

在矛盾纠纷化解中,充分考虑风俗习惯、语言差异等独特因素,在坚持依法化解的同时,充分发掘地域特色,综合运用当地乡贤及“红石榴·平安协会”创新调解机制,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是风俗习惯特色化解。由于回汉两族风俗习惯的不同,造成矛盾纠纷的频出,为此禹村镇在征求司法顾问的前提下,将部分回汉两族经常运用的习俗合理地解释运用,促进两族群众达成共识,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二是重大纠纷联动化解。定期召集司法、法律事务所、派出所、综治办、信访办等部门集体会诊,参加“红石榴·平安协会”联席会议,就重大、敏感或具有“民转刑”风险的纠纷,提前介入,联合所有力量,共同施策化解。其中青山牧业作业车辆伤人纠纷在平安协会等多部门近6个月的联动介入下,通过说服教育、司法介入、温情帮扶,致使当事人息诉罢访。三是及时移交衔接化解。对调解达成协议的,引导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使调解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大大增强调解公信力;对调解不成的纠纷,及时移交相关部门继续处理,防止因无人问津、久拖不决而导致事态恶化。

从就事论事向温情帮扶延伸

“红石榴·平安协会”亲情化

“红石榴·平安协会”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调处理念,带着感情干信访,把群众事当家事,由“坐等上门、被动处理”向“主动敲门、下沉一线”转变。认真落实“三到位一处理”要求,对诉求合理的,穷尽一切手段解决。对诉求无理的,坚持换位思考,打开“心结”,推动“事心双解”。对生活困难的信访人,多层面、多途径帮扶救助,带给其党委和政府的关怀,让其感受到温暖,大力攻坚化解信访积案。西寨村吴某某因其父出伏被砸受伤一事连续上访10多年,由于各种矛盾交织、法律关系错综复杂,市镇村三级协调多年诉求始终没有解决,该案2022年被列为泰安市领导重点信访包案积案;调处中心面对困难专门成立该信访事项工作领导小组,化解期间进家门约谈见面已成常态。一年来累计152次电话联系沟通、38次见面约访,从话家常开始,一步步将工作做到吴某某和其父亲心坎上。经过调处中心长期努力,吴某某也从一开始的不达目的死不罢休的坚决态度逐渐被工作人员真心实意所感化。鉴于其父亲无固定经济来源,身体常年有病,家庭非常困难的实际状况,调处中心从民政等部门每年春节争取2000元现金救助,重要节假日登门看望其父,并带去节日的问候。该起长达10年之久的信访事项于2022年12月最终彻底解决,吴某某还向党委政府送了一面“真心为民、无私奉献”的锦旗。

从单纯维稳向服务全局延伸

“红石榴·平安协会”升华化

多层次拓展升华“红石榴·平安协会”调解内涵,打造调解品牌,让“红石榴·平安协会”调解惠及更多群众,同心同德深化基层善治,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一是宣传“红石榴”。“红石榴”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有机结合,大力推广“红石榴志愿小队”“红石榴片区”等做法,打造“平安协会+红石榴志愿服务”,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新方法,点亮“红石榴”调解模式,为“石榴籽”理念的推广奠定基础。二是做大“红石榴”。改变过去势单力薄的工作窘境,将矛盾调处实质化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大格局,工作中,我们积极发挥全镇87名网格员‘人在格中、了解民情、信息灵通’的优势,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不忽视每一个环节、不存留每一个盲点;对于发现的矛盾纠纷,整合各部门力量,逐一建立台账,做到早介入、早化解,有力拓展延伸了基层党组织“神经末梢”,畅通各族群众诉求渠道,创新了社会治理新模式。三是引领“红石榴”。“ 红石榴·平安协会”调解模式因其显著的调解成效,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在禹村从原来的有事找政府,到现在的有事找“红石榴·平安协会”已成为常态,一幅“红石榴·平安协会”引领矛盾纠纷特色化解、共促民族团结之花绽放的新图景已经擘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