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德城区“移动调解室”妙招解纠纷
来源:大众网 编辑:张敏
“您好,昨天您反映的拖欠工资情况,我们已约了企业负责人和法律顾问,下午3点就在您小区门口‘移动调解室’见面。”德州市德城区新湖街道城隍庙社区居民马先生来到“移动调解室”,经社区调解员和法律顾问劝解,企业当场将工资退还马先生,诉求得到圆满解决。
“家门口就把‘疙瘩事’给了了,真是太方便了,调解之后大家非常满意。”马先生主动为“移动调解室”点赞。
近年来,新湖街道坚持把群众“点滴小事”当成“心头大事”,积极探索民呼我为,接诉即办的“移动调解室”工作机制,及时有效化解居民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受到广泛好评。
“工作忙、生活忙,遇到纠纷别着慌。‘移动调解室’里有妙招,妙招过后心敞亮。增量、存量加变量,三量叠加喜洋洋……”青龙桥社区的快板刘大叔用自编自演的山东快书,唱出了百姓的心声。在广大群众眼里,“移动调解室”解纷有妙招,服务有温度,高效便捷化民愁、解民忧,这得益于调解员的快速响应,更是调解队伍能力素质大提升的一个生动缩影。据了解,新湖街道实行“三量”叠加,全力锻造调解员队伍,筑牢维稳“第一防线”。盘活存量,把具有法律知识、调解专业知识人员吸纳为人民调解员,通过与律师事务所签订合同,邀请派出所民警、街道“一站式”矛调中心联席成员单位等专业力量,共同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做精“专业化”调解队伍。精选增量,以社区干部、网格员为主,老党员、“五老”志愿者、楼道长为辅,同时,联合辖区内志愿者、社区义工等热心群众,做强“社会化”调解队伍。创新变量,立足本土优势,深挖调解资源,延伸品牌效应,以专职调解员、调解能手为核心培育区域型、团队型服务调解品牌,做优“品牌化”调解队伍。通过打造高素质调解员队伍,提升“移动调解室”质效,让群众在家门口即可得到优质高效的解纷服务。今年以来,新湖街道打造“宪龙调解”、“老兵拉理”等品牌调解队伍10余支,排查矛盾纠纷隐患风险点200余个,全部实现防范到位、化解到位。
“这个上门巡诊好,调解员上门入户,讲法讲理讲情,不打官司、不花钱,问题就能解决!”在状元府社区,被家庭矛盾所困的刘奶奶,此刻握着司法所所长贺庆升的手,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前些日子,刘奶奶因安置房分配与两个子女发生争执,矛盾纠纷久拖不决,“移动调解室”了解情况后,主动登门调解,通过耐心释法明理,最终与子女签订了调解协议。一场僵持不下,可能引发诉讼的纠纷,得到有效化解。
为了让居民足不出户解纷,新湖街道“党建红”、“德润心”、“治未病”“三箭”齐发,在“上门巡诊”上下足了功夫。凝聚“党建红”,街道以“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功能型党组织体系为基础,党员突击队带头上门,推进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同时,强化“德润心”,以“德”促调,将传统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调解工作全过程,切实发挥“德治”在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方面的作用。突出“治未病”,将调解室搬入街头巷尾,走街串巷、进门入户搜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线索,抓早抓小,矛盾纠纷‘小火苗’还没有燃起来,就以最快的速度将其掐灭。
截至目前,“移动调解室”吸纳优秀党员90余名,开展“道德讲堂”、道德楷模事迹报告会以及家风家训宣讲90余场次,预防化解家庭矛盾纠纷800余起。
“家庭邻里矛盾开始都是小摩擦,时间一久,就成了大矛盾。‘移动调解室’上门巡诊,就是抓前端、‘治未病’,着力构建事前源头预警、事中有效处置、事后复盘总结的全链条闭环式矛调新格局。”新湖街道党工委书记蔺心懂说。
“今天才知道微信聊天也是证据,网上转账不能随便删除,这法律服务就是好……”“前几天遇到了一起合同纠纷,正不知怎么办好呢。‘移动调解室’就将优质法律服务送上门,手把手帮俺化纠纷、解难题!”说起“移动调解室”上门送法,新湖街道南龙社区几家商铺老板你一言,我一语,纷纷点赞。据了解,新湖街道推出法律援助“点对点”、普法宣传“面对面”、指尖解纷“心连心”三项举措,以优质法律服务促进矛盾纠纷化解,受到辖区群众的点赞和表扬。打造“一刻钟法律服务圈”,强化法律服务专员、警务服务专员力量,对重点群体维权开通“绿色通道”,发挥调解与法援的优势互补作用,建立“援调对接”机制,让居民步行15分钟,便可享受专业、精准、便捷的法援服务。同时,实行“调解+普法”,以面对面讲解、以案释法等方式,让法治知识、法治精神融入百姓生活,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诉求,自觉遵纪守法、学法用法,真正实现“调解一案,治理一片”。创新“云调解”,让居民动动手指即可完成矛盾纠纷上报、处置、评议全过程,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今年以来,新湖街道先后举办各类法治宣传活动30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0余份,精准调处各类纠纷2132起,调处成功率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