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治理创新 > 技术创新 > 正文
首页

巡回审判进公园 以案普法零距离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李军


日前,德州市德城区人民法院黄河涯法庭走进德城区新华街道法治公园,巡回审判并当场调解、履行完毕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敲响德城区法院新华街道矛调中心巡回审判点“第一槌”。德城区法院积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为群众提供更便捷的司法服务。

据悉,在该案中,2021年被告租赁了原告位于德城区的房屋一处,租赁期限为两年,租赁期限届满,原告欲收回案涉租赁房屋时,发现被告过度使用了案涉房屋,最终未能恢复原状,甚至还有人为损坏痕迹,双方就赔偿和维修等问题未能达成一致,原告诉至法院要求赔偿。

在前期现场勘验完毕的基础上,黄河涯法庭决定将该案在新华街道法治公园进行巡回审判。在原告和被告进行充分举证、质证、辩论之后,根据当事人提交的证据,黄河涯法庭庭长李洁就双方的争议焦点展开了庭后调解,通过对被告进行耐心释法析理,双方最终就赔偿款项达成一致意见,原告收到赔偿款项后当场向法庭申请撤诉,双方纠纷就此了结。双方当事人对黄河涯法庭公正、高效的司法效率表示赞扬。该案的审理在当地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教育作用。

庭审结束后,黄河涯法庭干警们还在现场以本案为切入点,结合更多审判中的实际案例,开展了《民法典》普法宣传活动,耐心解答群众的法律问题,起到了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作用。

巡回审判以“接地气”的审理方式,让群众感受到法院司法为民的审判实践。不仅如此,黄河涯法庭前移司法职能,主动融入社会治理,抓前端、治未病。每季度制作辖区诉讼案件受理情况司法分析,向辖区政府反馈,形成重大法治问题预警机制。成立“蒲公英”法治服务志愿队,利用庭前十分钟和庭后十分钟对来法庭当事人进行普法宣传。法官在“共享·云解纷”法治党支部平台开设法治讲堂,定期对辖区调解员、社区干部和居民进行法律知识培训、讲解、答疑。选取典型案件到社区、村委大院开展庭审观摩活动,通过公开裁判文书等形式达到审理一件化解指导一片的社会效果。此外,该法庭搭建“发挥优势乡贤调、整合资源镇街调、集体会诊法庭调”的全链条云端解纷模式,实现了家门口调解、高效实质化解的法治效果。

“将法庭搬到群众身边,以巡回审判方式参与基层治理,打通了司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德城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孙文中介绍,德城区法院将把巡回审判作为常态化工作,将庭审开到街头巷尾、开到田间地头,让更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将司法为民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