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陵城区:创新探索“123”调解新模式
来源:德州政法 编辑:王岩
“现在太方便了,矛调中心就在家门口,只要来了,既能问事、也能办事,工作人员服务态度非常好。”此前在德州市陵城区安德街道矛调中心了结了烦心事的合园社区居民时先生高兴地说。22年12月份,时先生在一处没有监控的路口与他人发生交通事故,双方相互指责对方存在过错,一直未能达成和解。今年5月份,时先生来到了家门口矛调中心,联系到中心调解员孙德友。孙德友经与双方沟通,详细了解情况后,耐心讲法讲理,最终双方握手言和并签订了调解协议。双方对调解过程非常满意,僵持了近半年的纠纷得到了解决,这只不过是矛调中心成立以来为群众化解纠纷的一个小小缩影。近年来,陵城区安德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发展“陵县模式”,突出“实用、实战、实效”原则,建设一个矛盾调解中心、打造“公调对接”“依法治街”两个平台,健全“首问负责”“协调联动”“闭环管理”三个机制的“123”新模式,形成“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的工作格局,为群众提供全覆盖、全领域、全过程的优质服务。
建设一个中心,实现基层治理集成化。“我们坚持将矛调中心建在群众家门口,让群众把矛盾化解在家门口,切实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安德街道党工委书记康荣强表示。2022年9月份,安德街道“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该中心位于邱家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总投资80余万元,建筑面积450㎡,中心内设有派出所、综治办、网格办、司法所、信访办、群众工作科、热线办7个常驻部门和物业办、综合执法办、国土所、民政所、退役军人事务站5个轮驻部门,现有工作人员15名,专职调解员2名,兼职调解员61名,形成“一窗受理、全部门办理”的运作模式。打造两个平台,实现基层治理规范化。创新“公调对接”平台,重点打造“老孙说理”调解室,邀请具有丰富调解工作经验的安德法律服务所主任孙德友进驻调解室,利用12345政务热线等信息平台、网格信息和中心接待窗口,全面排查采集公共安全、群众信访、综合执法、应急管理、网络舆情等各类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信息资源,充分发挥网格员、社工、调解员作用,把工作重心下沉到基层网格,深入村落社区、深入群众,广泛摸排问题线索,把工作触角有效延伸社区角落,遇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调解,真正做到“哪里有矛盾,就在哪里解决”。完善“依法治街”平台,矛盾调解中心以司法所为基点,通过网格化管理,将依法治街网络延伸至社区、村居、企业,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帮扶等活动,联动网格员、村居民、志愿者等共同参与街道治理,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筑好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老孙说理”调解室每年受理调解矛盾纠纷约40件,调解成功率97.3%,由街道上行至区的矛盾数量同比下降40%,法庭受案数同比下降16.7%,派出所立案数同比下降18.9%。
健全三个机制,实现基层治理高效化。一是创新落实首问责任制。对辖区内发生的各类矛盾纠纷,一律落实到人,主动靠前、实时跟进、密切服务,对群众问题精准“把脉”,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的专业性与成功率。二是健全“协调联动”机制,涉及多部门的问题,由矛盾调解中心吹哨,各部门集合报到,矛调中心牵头,充分发挥部门工作合力,实现群众诉求一链办、一次办,将解决特殊群体困难诉求与高效化解矛盾纠纷集于一体。三是完善“闭环管理”机制,构建全流程闭环管理模式,矛调中心每月召开一次工作联席专题会议,分析、研判矛盾纠纷态势,实现责任清晰“零盲区”、操作流程“零断层”、矛盾解决“零遗漏”、结果可溯“零差错”,将各类问题妥善化解,真正让矛调中心成为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终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