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治理创新 > 技术创新 > 正文
首页

潍坊昌乐:“一站式”矛调中心“和弦”工作法,谱好新时代“枫桥之歌”

来源:潍坊政法    编辑:王岩


潍坊市昌乐县鄌郚镇针对农村社会矛盾纠纷问题,创新性提出基层社会治理“和弦”工作法,构建新时代“枫桥经验”鄌郚特色。

“和弦”:党建统领 彰显特色

“和弦”是吉他弹奏中的专有名词,取该词语命名“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工作法”体现出鄌郚镇作为吉他特色小镇之意,吉他演奏的目的在于怡情悦性,矛盾调解的目的在于海晏河清,皆有积极美好之意。吉他的琴颈和面板是支柱和基石,代表矛调工作在党建统领下,整合各部门和站所力量进行统筹管理,形成上下联动、社区互通的社会矛盾调解体系,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和群众满意度。

“和”:凝聚“合”力 和谐共生

“和”通“合”,寓意凝聚“合”力。场所“合”力是基础,人员“合”力是前提,制度“合”力是保障,共同打造“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社区,疑难问题不出镇”的良好氛围。“和”意在通过说和调解的过程,达到和和气气、和谐共生的良好社会生态。

场所“合”力:紧紧围绕矛调中心规范化运行和平台建设要求,将综治、信访、司法、政务热线等部门整合,规范设置了综合协调室、矛盾纠纷调处室、心理咨询室、网格化管理办公室、群众接待大厅和综合信息平台(监控研判室)“四室一厅一平台”,使其逐步成为受理辖区群众反映利益诉求、解决矛盾纠纷的主窗口、主平台、主阵地。

人员“合”力:矛调中心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14名,由党委副书记担任主任、政法委员担任副主任,有效地保障了矛调中心高效运行;在26个行政村分别成立矛盾调解委员会,依托村级矛盾调解中心,对各类矛盾风险开展常态化、全覆盖排查,建立矛盾隐患工作台账,做到数量清、底子明,将问题隐患吸附在基层。

制度“合”力:一方面,落实科级干部接访,将科级干部每月接访计划提前一周在矛盾调处中心公示,每个工作日在矛调中心坐班接访,按照“谁接访、谁负责、谁办结”的原则,对接待的来访案件跟踪督办,防止小事拖大、易事拖难;另一方面,深入践行“浦江”经验,变群众上访为领导干部下访接访,树立“抓前端、治未病”的理念,第一时间掌握矛盾纠纷并着力化解,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弦”:部门联动 十指共弹

琴弦代表综治、信访、司法、公安、法庭、政务热线等职能站所,十根手指代表鄌郚镇十个社区,琴弦与手指既分工明确又密切配合,在弹拨之间达到解决矛盾的目的。

源头预防:鄌郚镇坚持触角下移,把全镇划分为10个社区大网格,114个村级小网格,由村支书担任网格员,熟练运用社会治理智能化信息平台,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治安巡防等工作,切实将矛盾解决在源头,把苗头化解在当地。今年以来,鄌郚镇通过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累计受理基层网格事件3196件,事件办结率达100%。

信息共享: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打通矛盾化解信息壁垒。社区坚持定期排查、专项排查和重点排查相结合制度,突出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经济纠纷、性格偏执类群体、精神残疾病人等,对排查出的隐患点第一时间上报矛盾调解中心。矛调中心就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反推至其他社区,针对性开展专项排查。

矛盾共调:一方面,对于排查出的矛盾问题,由分管领导组织职能站所和社区进行会商研判,研究解决矛盾问题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形成一事一策、一人一案的针对性化解方案,具体执行中既突出社区主体又统筹协调部门站所,确保形成工作合力;另一方面,针对越级访、重复访、重点信访积案和历史遗留问题等,建立“排难点、补漏点、疏堵点”的定期督办机制,由镇党委每周组织召开政法工作例会进行专题调度,确保问题矛盾不留死角。

“乐谱”:机制保障 有序运行

“乐谱”是吉他弹奏的依据,也是矛盾调解的机制保障。一是监督管理机制。吉他弹奏者要按乐谱演奏,矛调工作要依法依规照章办事,对于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工作中要力戒推诿、等靠、侥幸、畏难、期瞒等问题,确保矛调工作运行畅通。二是闭环约束机制。乐曲演奏有头有尾,矛盾调解更要善始善终,能否答好矛调工作的“考题”,在于确保群众的期盼“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三是常态运行机制。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工作不可浅尝辄止,亦不可打造短期盆景,要坚持把心贴近群众、把解决群众所急所想作为长期工程坚持下去。

下步,昌乐县鄌郚镇将用初心做指引,用细心磨本领,用贴心待群众,用耐心解民忧,持续发挥“和弦”工作法的优势,脚踏实地谱好新时代的“枫桥之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