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沂南:党建引领探索街区治理新模式
来源:临沂政法 编辑:王岩
“以前,这条街上一到夏天就有一股刺鼻的气味,顾客都不太愿意来,现在的街上路面更平坦了,犄角旮旯也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了,我们这些商户做生意更踏实了。”卖熟食的党员商户老李乐呵呵地说。老李口中的变化得益于青驼镇老石头街区党支部的成立。今年以来,沂南县针对街区基础设施欠账多、党建基础薄弱、社会治理复杂等问题,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主线,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党建引领街区治理新模式,引导街区内的商户、居民和单位等积极参与同心共建,推动解决街区管理不到位、治理不精细难题。
强化党建引领
筑牢街区治理“主心骨”
针对前期调研中发现的街区党员商户管理不规范、党员发挥作用弱等问题,以党组织建设为抓手,持续织密组织体系。以乡镇为单位,全面摸清沿街商铺党员底子,实行动态跟踪管理,以街区为单位成立功能性党支部或临时党支部,充分利用商铺闲置房间、现有党群服务阵地或整合附近公共设施,建设服务微阵地,确保满足党支部日常办公需求。建立周议事工作机制,每周围绕服务发展大局或服务群众工作确定研究事项,引导沿街党员商户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从属地乡镇选派熟悉业务的党员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帮包联系,加强对党支部工作指导,推进党的组织向沿街商铺覆盖、工作向沿街商铺延伸。比如,老石头街区党支部成立后,累计研究街区卫生清理、环境养护等事项22个,11名党员累计提出意见建议62条。
深化精细管理
打通街区治理“最后一米”

把“绣花式”精细管理作为街区治理的目标,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沿街商铺党建工作推动基层精细化治理的若干措施(试行)》等文件,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指导乡镇在现有网格体系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将街区划分成若干条街巷,以街巷为单位划分基础网格,进一步织密“网眼”。选聘熟悉情况的党员干部担任网格长,配备网格员,按照“职责要少、任务要实、事要办好”的原则,优化网格长和网格员职责任务,落实奖惩机制,推动履职尽责。持续推动力量下沉,引导乡镇党委结合群众集中反映诉求等,统筹综合执法、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部门服务力量下沉街巷网格,加强对沿街商铺监督指导,协助解决困难问题,构建“网格走访、支部协商、乡镇统筹、部门联动”的问题解决机制。今年以来,青驼镇老石头街区已解决各类问题12个,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24小时以内,问题解决率达到98%。推动税务、行政审批、金融管理机构等部门发挥职能优势,建立沿街商户政策“扶持包”,开展帮办代办,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开展帮办代办12次,为160余名沿街商户更换了营业执照,有效助力沿街商户降本增效。
强化自治共治
凝聚街区治理“向心力”

针对街区缺乏议事平台,意见反馈渠道较为单一等现状,积极搭建“街区议事会”平台,围绕街区群众关心、矛盾突出的问题,由党支部牵头每月定期召集网格员、党员商户,邀请居民代表、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等参与协商议事,听取意见建议,着力解决环境风貌、居商矛盾、服务配套等难题。探索建立乡镇党委引领、街区党组织实施、沿街商户广泛参与的“积分制”评价体系,将“门前五包”责任制落实、志愿服务等细化为具体指标,对沿街商户进行量化赋分,设立沿街商户积分榜定期公示,纳入蒲公英积分超市体系,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通过“月评分、季评星、年授牌”的方式,对商铺进行星级评定,对四星级及以上商铺授牌。比如,今年以来青驼镇先后有30名商户通过积分兑换洗衣液等生活用品,有5家商铺被评为“五星级商铺”。组织开展党员商户“三亮”(“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活动,引导党员商户门店统一悬挂“党员经营户”公示牌,张贴“党员承诺书”。鼓励沿街党员商户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结合“同心共建”行动,引导参与公益慈善、平安创建、社会治理等志愿服务。今年以来,先后有1000余名沿街商户党员参与爱心捐助、环境绿化等活动,累计服务群众2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