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党建引领凝“新”聚力向未来
来源:《社区》杂志 编辑:王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山东省青岛市现有各类非公经济主体214.44万户,其中民营企业78万户,社会组织1.07万家,新就业群体超60万,全市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数量分别占山东省总数的1/4和1/6,居山东省第1位,新就业群体数量也位居全省前列。
青岛市委社会工作部自今年3月正式组建以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省、对青岛市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聚焦加强党对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全面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把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整体统筹推进,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切实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健全体制机制 着力提升“两新”工委整体效能
“有了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推动,我们市内四区的行业党委可算建起来了,以后市区快递服务站点党的组织覆盖和党的工作覆盖质量一定能大幅提升。”市邮政管理局党建办主任王尚说,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四个核心城区在机构设置上没有交通、邮政部门,而这两个行业党委又承担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重点任务,市委“两新”工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推动四个区的区委社会工作部牵头,联合多个相关职能部门共同成立区级行业党委。
为摸清全市“两新”组织党建情况,青岛市委社会工作部利用两个月时间,走遍10个区(市)、14家行业党委及各行业主管部门,走访调研了近50家头部民营企业和重点社会组织。开展“难题揭榜”行动,14个市级行业党委书记领题揭榜攻坚,明确攻坚项目和完成时限,推动行业党建工作破题起势。
健全机制促运转。青岛市着眼“两新”工委规范高效运转,调整完善工作规则,增设市民营经济局、市委统战部等7个单位为委员单位,调整直播电商、道路运输、网约配送行业党委,提升“两新”工委整体效能。率先推行实体化运作机制,设立“两新”党费账户,划转入市非公综合党委和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党组织关系。
压实责任聚合力。青岛市将抓行业党建工作成效纳入机关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理顺体系、压实责任。在乡镇(街道)、功能区层面,指导成立乡镇(街道)、功能区“两新”组织综合党委,负责本辖区新兴领域党组织的日常管理,由分管党建工作的副书记或党委委员担任书记,有关职能部门和新兴领域党组织负责人任委员,切实做到握指成拳、合力攻坚。
夯实党建根基 推动重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不能让党建做飘到天上的云,而是要成为扎到地下的根,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发挥作用。”为真正将“两张皮”融为“一张网”,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党建就是管理、党建就是文化、党员就是人才”的融合体系,并将党业融合工作坊、红色生产线、党员创新示范岗等特色机制引入企业党建,推动党员职工在党建引领下不断释放发展活力。得益于此,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民营企业中率先搭建生态党建体系,创新非公企业党建新模式,也成为全国唯一一家依靠党建题材入选清华案例库的非公企业。
青岛市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市公司、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393家,总数位列全省第一。为着力解决青岛市重点非公企业党组织单独组建率低等问题,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两新”工委联合开展三年攻坚行动,实施“红帆支部”全域覆盖、发展党员计划单列等8项措施,推动扩大党的组织覆盖。截至今年9月,全市新增单独组建党组织的重点非公企业1809家,较今年年初提升44个百分点。为进一步夯实组建基础,青岛市对新兴领域发展党员工作进行专门部署,在全市指标计划压减22%的情况下,做到计划总量不减、名额精准投放,全市新兴领域储备入党积极分子3473名。
着眼于党建惠企强服务,青岛市把“找准需求—靠上服务—建强组织”作为“两企三新”党建工作的基本理念,积极探索思想强企、组织联企、服务助企、治理兴企的有效路径,以找需求、强服务为先导,协助解决“两企三新”主体发展难题,引领各类组织不断做大做强。例如,会同市交通运输局、市南区、李沧区、银海集团等多部门协调解决桓盛泰汽车服务公司无法安装充电桩问题,帮助企业减少经济损失数十万元。推广惠企政策“免申即享”“一员全办”,通过“12345·青诉即办”诉求平台体系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诉求2646件。
精准关心关爱 增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凝聚力
走进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灵山卫街道星光岛社区“暖心驿站”,环境干净整洁、温馨舒适。“没有外卖订单的时候,我经常来这里歇歇脚,给手机充充电,工作人员很热情,感觉像家人一样。”外卖配送员靳继莹说。了解到社区成立了“红帆支部”,靳继莹第一时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党组织培养考察,目前已成为一名发展对象,他还主动认领了“骑先锋”兼职网格员工作,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基层治理贡献一己之力。
青岛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基数大、发展快、类别全,如何建立更系统、更精细、更暖心的服务关爱机制,成为持续深入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关键所在。
摸清底数,知实情才能出实招。要实现关心关爱精准有效,必须客观准确全面掌握底数情况。市网约配送行业党委牵头对接平台企业驻青岛的合作商,全面开展新业态平台企业、新就业群体党员摸底,与饿了么平台总部达成党建战略合作,将党员信息提供、教育管理等写入协议,实现行业主体清、从业人员清、党员信息清。市道路运输行业党委将全市道路运输企业数据与党建数据进行逐条对比,以条块结合的方式与区(市)行业党委联动,精准排查出已建立党组织的企业名称及党员信息,共摸排出道路运输行业党员7866名,成立党支部的企业233家,流动党员2342名。
多方协同,好资源还需再整合。近年来,青岛市广泛布局建设了大批服务阵地,但部分服务阵地存在选址不合理、功能待优化、服务不精细、功能单一、重复建设的问题,亟需整合多方资源、一体化推进阵地建设。今年4月,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启动“岛城暖心驿站”建设工作,整合“两新”工委委员单位资源,在职能部门、地铁站点、便利店等3000余个服务阵地中,筛选882处临街全时服务网点作为“岛城暖心驿站”在高德地图统一上线,将分散在各口的关爱资源梳理聚合,构建起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关心关爱体系,放大服务效能。截至目前,“岛城暖心驿站”面向新就业群体提供休息喝水、充电如厕等十余项暖心服务,日均服务8000余人次。
精准施策,好事儿还需办到心坎上。青岛市聚焦不同行业从业人员的不同需求,推行省时、借时、错时、延时“四时”关爱工作法,在小细节中体现大关爱。即深入推进“骑手友好社区”建设,用好逆向思维,对外卖配送员反映突出的80余个“门难进小区”逐个摸底,按照问题类型进行细分,“一类一策”研究“畅通畅行”方案,实现少跑腿省时;将关心关爱活动等与晨会时间结合,实现活动借时;将“小哥食堂”用餐服务等时间节点与外卖配送员高峰工作时间节点避开,实现错时用餐;引入可好、优同等24小时便利店和“骑寄驿站”24小时道路救援服务站点等全时服务网点,满足外卖配送员夜间工作需要,实现延时服务。对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群体,在车辆检测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物流园区、新能源充换电站等建成一批“司机之家”“胶囊客房”,提供低价住宿、子女托育、洗车充电、车辆业务办理等关爱服务。对网络主播群体,深入开展政策宣讲、技巧培训、创业支持、青年联谊等关爱活动,获得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