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治理创新 > 技术创新 > 正文
首页

烟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提升群众安全感!

来源:烟台发布    编辑:王岩

 

10月29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改革攻坚进行时”主题系列第四场新闻发布会。烟台市委政法委副书记袁明园介绍全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开展有关情况。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桂一;烟台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李富宁;烟台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曲冠玲;烟台市司法局政治部主任刘韬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烟台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起步比较早,1991年全国第一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在烟台市召开,烟台也由此成为全国综治工作的“发源地”。2021年烟台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荣获“八连冠”、五捧“长安杯”的地级市。去年,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和“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市”,市委政法委被评为山东省唯一一个全国党委政法委系统“新时代政法楷模集体”。这些年,按照上级部署要求,市委政法委不断提升工作的科学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基层社会治理正由分散到集约、从单一到多元、从被动到主动转变,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坚持把平安烟台建设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线

烟台市委政法委组织开展社会治安重点部位集中整治和“三无”(无进京访、无命案、无诉讼)社区(村)创建等活动,全力推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任务,省委领导对烟台市工作给予批示肯定。
聚焦维护公共安全,扎实开展系列严打整治行动,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等违法犯罪行为,市公安局出台了《加强恶性案件风险防范工作意见》,深入开展“云剑·2024”夏季攻势和电信网络诈骗集群战役、农村地区治安防控、交通事故预防、消防隐患整治等系列行动,八类案件、电诈案件发案数分别同比下降44%、26.1%,处置涉诈预警信息18.25万条,止付涉案资金76.83亿元,冻结涉案资金4.12亿元,为群众避免和挽回损失8.28亿元,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聚焦青少年违法犯罪防治,出台《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实施意见》,全市校园“一键报警”装置和视频监控全部接入公安机关,护学岗实现全覆盖;市政法各单位组建260人的普法宣讲团,开展“政法干警进校园·护航千堂法治课”主题活动1700余场次,创新打造的“法治护航校园安全”舞台剧《守护晴空》,一经推出获得有关方面好评。

聚焦平安铁路建设,在铁路沿线700多个桥梁、涵洞安装监控探头,护路队员每月平均步行50公里、驱车160公里开展巡逻巡防,高效防范处置各类危及铁路安全运行情况。同时,坚持生态护路、智能护路,深入开展星级护路房、“三小园”建设达标评比活动,全市辖区内蓝烟线、青荣城际、龙烟线、莱荣高铁、潍烟高铁等5条共计700公里铁路运营线路,实现重特大行车安全事故连续30年“零发生”。

坚持把矛盾纠纷化解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业

坚持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市委政法委创新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1+N”工作体系,统筹指导和推动矛调工作,形成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烟台的生动实践。

创新打造“一站式”集中化解阵地,在市、区市、镇街、镇街工作区片和村居5级建立“一站式”矛调机构,其中,镇街层面采取“前台+后台”的运行模式,“前台”为综治中心,设置为民服务窗口,负责矛盾调处、网格化管理等工作;“后台”为平安法治办,负责综治中心的日常运行和管理,今年累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8万余起、成功率99%。同时,精心做优特色调解品牌,市法院加强法官指导调解工作,持续擦亮“握手烟和”品牌;市公安局会同司法局创新建立了“三所联动”“警民速调”等工作机制,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发现、超前化解;市司法局指导成立了16个市级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市委政法委会同税务、政法部门在全省率先建立社会保险费投诉举报联合处理中心,健全了调解队伍等级评定体系,涌现出全国模范人民调委会12个、调解员27名。

创新建立数字化线上防控平台,推广“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线上平台和群众端“山东解纷码”应用,目前,全市13个区市、153个镇街和721个部门(县乡两级)、6715个村居开通线上平台,累计录入事件10.1万余起,按期办结率99.3%。

创新构建系统性理论研究体系,成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法治研究会、和谐家庭法治教育研究会,深入研究容易引发矛盾纠纷的突出问题,今年共开展理论研讨20余次。在全市村居中筛选出50个有推广价值的矛调做法和成功案例,出版《第一防线——多元解纷绘就村居“新枫景”》书籍,为村居做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提供实战指引。

坚持把网格化服务管理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石

市委政法委研究出台了《烟台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体制改革意见》及10个配套文件,形成了明确一个目标、构建五大体系、健全六项制度、强化五项保障的“1565”网格化工作格局,推动矛盾纠纷从被动解决到主动发现、从运动式整治到常态化服务转变。

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神经末梢”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网格员发现、上报、处置的工作运转机制,对发现的问题,能现场处置的立即协调处置,不能现场处置的,第一时间上报社区、镇街、区市或行业主管单位。目前,全市共划分网格1.49万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49万人、网格助理员6万余人,对全市700多万常住人口定期进行走访、实时更新数据。
创新建立“以房管人”体系,市委政法委联合有关单位,对全市所有建筑房屋进行编码管理,组织网格员通过远程监控、上门核查等办法,及时掌握邻里纠纷、治安风险、安全隐患和重点人员动向等不稳定因素,实现“以房管人、人房共管、人房两清”,最大限度压缩违法犯罪空间。
组建广覆盖的楼栋长队伍,将其作为各区市政法委书记认领项目进行探索和推进,主要是在每个楼栋设置1名楼栋长,协助网格员开展工作。目前,全市4.7万余名楼栋长已经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

坚持把两大指数应用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指引

围绕“大平安”和“大稳定”,市委政法委创新设立了“平安烟台指数”和“烟台矛调指数”,设置矛盾纠纷源头预防、重点人员排查预警、重点部位安全防范等测算指标,为市县两级开展工作提供精准指引。

在组织推动上,联合公安、法院等19个部门围绕指标设定、指标类型、指标权重等召开座谈会议4次,邀请市统计局、大数据局、烟台大学、鲁东大学等数据统计学专家先后8次论证优化,进一步提高指标的科学性、全面性、权威性,确保精准勾画“平安画像”、全量掌握“纠纷热点”,推动矛盾纠纷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

在工作成效上,定期制发《平安烟台指数报告》和《烟台矛调指数报告》,精准定位每个区市、不同领域平安建设和矛调工作成效,纵向“把脉”城市平安状况,预测预警社会风险,精准发力固强补弱;横向督促落后区市向先进看齐,为推进下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实现指数“小平安”到社会“大稳定”转变。目前,已印发《平安烟台指数报告》16期、《烟台矛调指数报告》3期。今年以来,传统“两盗一抢”犯罪案件、有效刑事警情、刑事立案、涉黄涉赌违法犯罪案件分别下降58.28%、37.67%、29.08%、54.66%,网络舆情事件和有效火灾类警情分别下降47.06%和27.71%。

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责

今年以来,市委政法委聚焦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锚定执法、司法、守法全链条统筹发力,着力打造营商环境优越、法治护航有力的厚商之城。

政法委系统统筹全市政法资源,研究出台了《烟台市政法机关服务和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烟台市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三年提升行动方案》,组织召开了全市政法系统助力农业品牌建设和海洋经济发展专题会议,帮助解决问题12个。

法院系统围绕企业破产、诚信社会、依法行政、金融等十大领域建立府院联动机制,持续强化多元解纷,诉前成功化解纠纷4.5万件,审结各类涉企纠纷2万余件,执结拖欠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案件3200余件。

检察机关深入开展“检察护企”专项活动,打造烟检护企“蓝色风帆”品牌,设立“检察护企知识产权服务站”,办理涉自贸区犯罪案件335件443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5件31人,非法集资、洗钱等犯罪案件61件69人,挽回损失1100余万元。

公安机关严厉打击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规范使用刑事强制措施,加强涉企案件涉案财物处置审核监督,在全省率先推行公安机关“一拍共享、一照通用”改革,群众平均办证时间由15分钟缩短到5分钟。

司法行政机关持续完善涉企法律服务体系,组织开展“千名律师进企业”活动,服务企业1300余家,提供法律咨询2300余次,提出法律指导建议1042个;进一步加大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力度,成立“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烟台调解室、市级民商事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裕龙石化民工工伤赔偿纠纷调解案例入选第二届“全省十佳人民调解案例”。

坚持把强化组织领导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保障

着力构建“一盘棋”格局,市县两级成立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平安建设及扫黑除恶斗争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总结成绩,分析形势,部署任务;镇街全部配齐政法委员,提升统筹镇街资源和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水平。

创新实行“一张图”推进,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纳入全市发展大局,研究制定《平安烟台建设三年行动规划》《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实施意见》等文件,有步骤、分阶段部署推进,先后开展网格化治理效能提升攻坚、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突破等系列专项行动,有效激发全社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积极性。同时,把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建立工作推进任务清单,工作成效计入干部执行力档案,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