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治理创新 > 技术创新 > 正文
首页

德州武城:数字驱动执法质效 监管护航营商环境

来源:德州政法    编辑:王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武城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深化涉企执法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建设“阳光执法”数字化智慧监督平台,对涉企执法的事前报备、事中留痕、事后评价进行全流程数字监管,全面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着力营造“全程留痕、无事不扰”的行政执法环境。

数据驱动,构建科学监督体系。一是强化制度保障。制定印发相关通知,对涉企行政执法检查数据系统建设、智慧备案管理程序、执法评议及责任追究等提出明确要求,为实现行政执法智慧监督提供制度保障。二是搭建数字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优势,研发“一个数据库、两个端口、五个模块”的“阳光执法”APP,建成了集涉企执法检查备案、伴随式执法监督、检查评议反馈为一体的“阳光执法”数字化智慧监督平台,着力破解涉企执法存在的重复检查、多头检查以及执法不规范等顽瘴痼疾。三是完善数据支撑。依托“阳光执法”数字化智慧监督平台,将全县45个行政执法部门、1225名行政执法人员名录、19081家企业信息库全部纳入智慧监督管理。日常检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以及上级任务落实、投诉举报处理、突发事件应对等检查均纳入平台管理,成功构建集数据查询统计、空间分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数据库,打造行政执法检查数字化管理总门户。

规范执法,实现闭环智慧监管。一是开展联合执法。执法部门于每月月底前将本单位下月执法检查计划通过“阳光执法”APP上传备案,系统根据全县检查计划智能匹配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后台将“检查预告”同步推送至被检查对象。特殊重点领域和投诉举报等特殊情况需通过“临时报备”模块备案后,方可入企检查。二是公开执法信息。执法人员到达检查现场后,打开手机客户端点击“开始执法”,录入企业迎检人员相关信息。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对检查情况进行录像或拍照并及时上传,以备事后复查。同时,“执法全景图”功能自动开启,实时展示执法活动轨迹、检查进度,系统后台对入企执法频率异常、执法不规范等问题自动比对。三是搭建诉求桥梁。检查结束后,系统向企业迎检人员发送短信链接,企业可通过“阳光执法”APP查看检查结果,同时可对行政检查行为进行评价。县纪委监委、县政府办、县委政法委、县司法局等部门定期对企业的意见建议、评价情况进行分析汇总,针对被检查对象提出的不满意情况,交由相关执法部门进行解释或整改。截至目前,企业满意率达97.71%。

强化分析,提升数字监管水平。一是实施精准检查。将《武城县涉企行政检查清单》《武城县企业分级分类监管事项清单》与“阳光执法”APP相融合,建立红黄蓝绿“四色”监管模式,按照信用风险等级科学制定执法检查计划,在实现有效监管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全县各行政执法单位合并涉企执法事项345项,走访服务企业1048次,依托平台开展执法检查834次,执法频次同比降低55%。二是严格检查行为。通过行政执法全息图,执法人员信息、执法轨迹等信息一目了然,实时监测各部门行政执法情况。若发现未报备即检查的行为,立即转交执法单位核实整改,发现3次以上对执法单位予以通报,坚决纠正随意检查、无序执法等行为。三是保障公正处罚。通过“阳光执法”APP按类别抽取处罚市场主体,对比分析违法行为和行政处罚结果,全面评估行政执法检查标准和尺度,及时更正执法过当、手段粗暴、小错重罚等问题,有效实现行政执法监管效能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有机统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