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德城区以“警司联动”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来源:法治日报 编辑:王岩
自开展“局所联动、所呼局应”(以下简称“局所呼应”)工作机制省级试点以来,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坚决扛牢社会治理政治责任,运用发散思维,在全市创新首推“警司联动”模式,主动深化“局所呼应”工作机制,扩围“公安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派出所与司法所”交叉联动工作机制,以超常规举措推动跨层级、跨部门(单位)实现警司联系协调、业务协同、人员协作,积极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公安司法联合,铸牢协作“一盘棋”。德城区在区级层面成立警司联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和推动“警司联动”工作,各派出所、司法所全员接入,建立起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部门协同的领导责任架构。印发《德城区警司联动工作实施方案》,明确5项工作内容,制定5项联动机制,规范15项工作流程,推动实现警司联动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在法律许可范围内互相开放共享信息资源,对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特殊群体的信息数据,及时共享,实现共治共管。试点以来,双方联合开展信息化核查1000余人次,共享相关人员信息1300余条。
在推动矛盾纠纷联调方面,德城区在镇(街道)一站式矛调中心设立“警司联合调解室”,通过设立专门办公场所,配备必要办公设备、便民设施等,打造出一个功能齐全的调解场所。选任33名公安(派出所)干警、15名司法所调解员、68名“三所共建”派驻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等调解专家组建的“法律帮帮团”,担任警司联合调解室的调解员。建立警司联合调解员信息库,实行分类登记、动态管理。通过“工单式、会商式、法律意见式”等多种联调方式,实现接案、调解、执行、后续跟踪等“一条龙”,缩短调解进程,简化调解程序。试点以来,警司联调各类矛盾纠纷68件,调处成功率98%,提供法律服务100余人次。
如何通过联控筑牢安全“防火墙”?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及时交换社区矫正对象、安置帮教对象等特殊人员信息,加强特殊人员信息比对,确保特殊人员不脱管、不漏管、不失控。试点以来,对社区矫正对象、安置帮教对象通报备案并反馈回执40余次,涉及特殊人员2000余人次。邀请派出所民警参加社区矫正对象入矫宣告、训诫谈话、集中教育等日常监管活动,共邀请20余名派出所民警参与社区矫正监督管理工作。强化对社区矫正对象、安置帮教对象教育帮扶,建立由司法所工作人员、社区民警、村(社区)相关工作人员组成的帮教小组,落实帮教责任。试点以来,联合组织3场专题教育,受众人数1500余人次。
此外,德城区借助“网格+警格”,“一警+两员”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全面梳理存在的风险安全隐患,通报党委政法委、公安机关、镇街等单位部门,及时防风险、除隐患。对辖区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和突发重大警情,公安、司法第一时间互相通报,快反联处,齐力增强处置解决的精准度和时效性。对失联的社区矫正对象、安置帮教对象,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互相配合查找,并将查找结果及时进行反馈,杜绝失控。
在推动法治宣传联动方面,德城区整合区公安局和区司法局的“普法小课堂”“沿着运河普法”“我是普法推荐官”等法治宣传专栏,资源相交相融、优势互补,共建共享,构建大普法格局。依托法治文化广场、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等,将公安和司法元素相互融合,营造人、景、法共存的良好法治宣传环境。利用法治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和重大节日等时间节点,联合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等“法律六进”活动。试点以来,开展宣传活动152场次,惠及群众1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