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治理创新 > 技术创新 > 正文
首页

庆云县狠抓最小应急单元建设 联合处突构筑社会安全防线

来源:德州政法    编辑:王岩

 

今年以来,庆云县狠抓最小应急处置单元建设,深挖基层自治、群防共治资源,广泛组织,着重从部署落实、联动配合、优化改进三个层面,围绕村(居)、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市场等区域,全力建设最小应急处置单元,构建起社会安全防线关键一环。

强部署重落实

应急单元科学合理

一是搭建“层级化”组织架构。由县委平安办统筹领导,牵头调度最小应急处置单元建设及运转,县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具体负责组建实施,最小应急处置单元对本单元内急、难、险、危事件紧急应对,协助联动部门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形成“县—乡镇(街道)—社区(村)—最小应急处置单元”层级化组织体系。

二是设置“科学化”分类标准。科学应急的一大思路是做好分配,庆云县精准识别区域内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类型,按照“小而精、快而准”的原则,分门别类组建最小应急处置单元。辖区共分A类学校、医院等治安重点单位,B类企事业单位,C类物业小区、村居、居民楼,D类集贸市场、公园、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4类,组建521处最小应急处置单元,各单元最少配备7人(包含安保、工作人员、其他人员等)应急力量。

三是坚持“机动化”调整原则。在五一、国庆等特殊时间节点,最小应急处置单元工作状态由固定模式转为机动模式,适时调整、增补安保力量和备勤时间,设置流动巡查岗,以备不时之需,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最快速度、最高效率的初期应对。

抓联动巧配合

资源利用综合优化

一是注重专兼结合,技能互补。在人员配置上,庆云县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将庆云雷锋救援队等具备专业应急知识的人员作为核心力量,同时吸纳熟悉当地环境、具备一定自救互救能力的网格员、治保员、保安人员、人民调解员、志愿者等,通过定期培训与演练,确保成员熟练掌握应急处置技能,形成技能互补的团队效应。

二是坚持实用为先,灵活调配。在装备调配上,庆云县最小应急单元严格执行最小应急单元硬件规定充实应急装备,为最小应急单元配置木质长棍、防护盾牌、钢叉、灭火器等,并在节假日及时增加对讲机、强光电筒、警戒线等机动设备,全面激活最小应急单元响应能力。同时,建立灵活的装备调配机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获取所需资源,提高应对效率。

三是强化协同机制,纵横贯通。在横向上,强化部门联动,与公安、消防、医疗等相关部门建立紧密的信息共享与联动响应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形成合力。在纵向上,畅通信息传播渠道,从最小应急单元到上级相关部门形成快速有效的信息传递链条,为科学决策、应急处突提供依据,有效落实“一分钟自救、三分钟互救、五分钟支援”的安全机制。

勤优化树标杆

循环改进持续向好

一是持续评估与优化,循环改进,不断提升。庆云县建立持续评估与优化机制,对每次应急处置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组织架构和资源配置,确保最小单元始终保持高效、灵活的状态,为守护社会安全稳定贡献力量。

二是常态宣传与演练,积极引导,以练为战。庆云县不断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平安庆云”微信公众号、电视、广播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公众普及应急管理知识,增强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为最小应急处置单元的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建立常态化拉动测试机制,通过演练拉练、实地测试等形式,常态化、高频度开展应急演练,重点检验最小应急单元快速反应能力、情况报告能力以及快速联动能力,确保最小应急单元保持“应急处突”最佳状态。

三是强化试点与带动,树立典型,打造标杆。庆云县以县教体局、县卫健局、县商务局、县市场建设服务中心、渤海路街道等部门为试点主体,在全县区域范围内分别选取1所学校、1所医院、1处商场、1处市场、1个社区和1个小区精心打造。按照建设标准,依托社区警务室、红色民心屋、红色驿站、警民联络点、微型消防站、群防群治组织、村委会等阵地进行打造最小应急单元场所,设施设备,着力做好阵地选定、人员组建、防护设备配备、机制运转、应急预案完善等各项工作,充分发挥试点带动作用,打造最小应急处置单元样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