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博山区:聚力抓前端治未病,擦亮“博采众议、情满颜山”品牌
来源:淄博政法 编辑:王岩
再难解的问题,以“有解”之心求解,总能解决。近年来,淄博市博山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逐步构建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的“一站式”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格局。
“一站式”矛调中心纾民怨、解民愁
基层治理,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系着群众幸福指数。近年来,博山区委政法委按照阵地好、队伍好、制度好、氛围好、奖励好“五个好”标准,持续推进区镇村三级“一站式”矛调阵地规范化建设,第一时间了解群众诉求、掌握矛盾、介入调解、解决问题。本着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原则,精心策划制定《矛调工作“一本清”》,让更多群众了解矛调中心工作职责、制度和流程。“多亏了镇上这个矛调中心,帮我把拖欠10多年的钱给要回来了。钱虽少但纠结20多年的心结终于解开了。”八陡镇的群众为“一站式”矛调中心工作人员点赞。

去年以来,八陡镇通过建立两级“一站式”矛调中心,探索“调律警司”四方联调模式,推动了依法治镇、辖区稳定等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镇、村两级矛调中心打造“全方位”服务窗口,他们将民政、低保、残联、计生、人社、医疗保障、行政审批、司法、人民调解、法律顾问等共129项服务事项集成,形成“一窗受理、全科办理”的运作模式。“家庭和美、邻里和善、社会和谐”,这是八陡镇“一站式”矛调中心工作人员的信念和准则。“简单纠纷当场解决,复杂纠纷跟进处置”的方式对诉求进行有效流转,将矛盾纠纷集中化解在中心,解决在萌芽阶段,最终形成跨科室、跨事权、多方参与、多元融合的治理协同机制。白塔镇是博山区产业新城建设的主阵地,辖区企业共600余家。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升级,部分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经济纠纷、人事争议、内部矛盾等问题频发。当地聚焦涉企矛盾纠纷化解,通过“一网三方四品”解纷工作法,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调解服务,不断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他们梳理了企业在许可审批、知识产权、劳动关系、合同签订等领域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组建了一支包含政法干警、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网格员等14人的网格“跑团”队伍,通过“提前介入+现场调解+政策解释+帮办代办”等“一链式”服务,推动涉企矛盾纠纷化解“前置”。针对园区企业内部“小事”问题,14人“跑团”队伍建立“共商议事会”,充分发挥领军企业带动示范作用,组织涉矛企业通过友好协商平纷息争,实现“行内人管行内事、商人纠纷商人解”。
对于需要政府联动处置的“难事”,白塔镇依托 “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席会议机制,整合矛调中心、派出所、开发区(域城)法庭、司法所、基层法学会服务站等基层政法力量,同时联合镇经委、安环、人社等相关职能部门,通过联席会议、专业指导、调解激励、宣传引导、跟踪问效等方式,实现涉企纠纷多元化解。
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
不论是在街坊邻里之间,还是在社交网络之上,群众的声音都清晰可听。博山区上下形成共识:多干让老百姓满意的事。
山头街道为破解“比邻而居而陌不相识”的现代社区治理难题,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探索推行“熟人社区”治理模式,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让居民群众担任治理主角,实现社区服务与基层治理融合互促。“今年共策划镇村两级民生实事127件,总投资7500万元,计划9月底前全部完成达效。”这是今年初,山头街道在2024年“重点工作攻坚突破年”动员大会上对攻坚突破事项设置的“计划表”“路线图”。“我们将按照时间节点压茬推进,认真抓好质量关和安全关,真正把居民群众的‘需求清单’全部转化为‘满意账单’。”山头街道党工委书记李霄鹏说。城东街道人口密度大、老旧小区多,近年来因老旧小区改造引起的矛盾纠纷突出。街道聚焦党建统领、多元协同、化调合一三个关键,坚持社区党组织、施工单位、物业公司和居民四方联动,将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贯穿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全程,矛盾发生率和调解成功率“一减一增”,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据统计,去年街道涉物业投诉降低40%。
在石马镇,今年以来,他们积极探索“民情日志”工作法,56名包村干部、14本民情日志,每天记录受访群众的需求以及村内大情小事的工作进展。石马镇为包村干部量身定制“包村套餐”,全面规范包村行为。如,周一上午村书记接访日,包村干部全程参加,将村内不稳定因素、化解措施等记录在“民情日志”,与村书记共同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第一道防线内。
今年以来,已形成医疗保障、人居环境等6方面、12类诉求、514件民生问题台账。截至6月底,共解决489件。“民情日志记村情、记民情,全面掌握民生实情;记民忧、记民智,及时解决民生诉求;记落实、记成效,共享共建民生成果。”石马镇党委书记张坤说。
擦亮“博采众议、情满颜山”品牌
抓前端、治未病,降低了治理成本,减小了社会风险和化解难度,博山区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工作经验。博山区委书记路德芝表示,我们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突出发展和民生,擦亮了“博采众议、情满颜山”的工作品牌。一是以“十必报”抓前端、治未病。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区“十必报”工作运行机制的意见》,聚焦信访稳定、安全隐患、金融风险等十大领域开展风险隐患排查,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在每周党政联席会议上会商并及时交办处置各村汇总的隐患报告。今年以来,通过“十必报”自下而上成功预警处置不稳定因素162件次。二是以“六安六好”构建大平安格局。汲取博山孝文化资源优势,围绕“家庭安、网格安、村居安、镇街安、行业安、单位安”和“组织领导好、公共安全好、治理成效好、社会稳定好、服务保障好、群众反映好”平安创建目标,先后部署开展“六零平安村居”“平安家庭”创建、平安建设季度“流动红旗”擂台比武等活动。今年以来,各级矛调中心受理总数同比下降23%。
三是以“警镇联动”推进矛盾警情闭环处置。为有效处置警情,派出所(警务站)接警后及时到现场制止纠纷、防止矛盾激化,对存在后续隐患的非治安类案件进行分析研判后,将相关矛盾纠纷信息与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镇(街道)、相关部门共享,确保后续跟进联动处置,形成工作联动处置闭环。截至目前,重复警情下降65%,邻里纠纷警情、家庭纠纷警情、安全隐患类警情均有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