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牡丹区:打好“调解+”组合拳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来源:菏泽司法 编辑:王岩
近年来,菏泽市牡丹区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打好“调解+”模式组合拳,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顺应人民期待,主动服务中心大局,为优化我区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调解力量。
“调解+网络”夯实调解基础。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进一步扩大人民调解员覆盖面。纵向依托区“一站式”矛调中心、司法所、村居调委会、调解员等基层力量,建立区、镇街、村居三级调解组织互联互动;横向加强与各部门联动、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等工作,积极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大融合、大联动、大共享”。全区共设立镇街调委会18个,村居调委会525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15个,各类调解人员2540人。
“调解+队伍”提高调解水平。选聘公道正派、热心调解工作并具有一定政策水平、法律知识的人员担任人民调解员,邀请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员以及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专家、学者参与人民调解工作。打造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区、镇街共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60人。落实分级分类培训制度,加强法律法规、调解技巧相关知识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人民调解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打造专业素质强、调解效率高的调解队伍。
“调解+行业”汇聚调解力量。建立健全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相继在法院、卫健、交通、妇联、人社等单位建立专门调解委员会,推动相关领域纠纷化解;联合区工商联在五金建材商会、林木业商会、酒业商会、五金机电商会分别建立了相关行业调委会,助力行业健康发展;成立数科金融纠纷调解中心、知识产权调解中心,为化解商事合同、金融、知识产权等领域纠纷提供多元、便捷、高效的解纷渠道。
“调解+司法确认”提升调解质效。司法确认对调解协议进行法律确认,使其具有法律约束力,具有不收费、可执行、灵活性的优势,使调解有温度更有力度。通过与当事人对接,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从而实现调解协议抗反悔、可执行、促效率的效果,实现了纠纷的高效化解、实质性化解。
牡丹区司法局将贯彻化解涉企纠纷、优化营商环境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完善“调解+”模式,持续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的解纷路径,为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