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邹城法院吹响府院联动哨 矛盾化解在前端
来源:山东法制报 编辑:王岩
今年以来,邹城法院充分发挥“府院联动”机制优势,深化与行政机关的衔接,把握“府院联动”的结合点,共享行政执法和审判执行信息资源,着力构建“府院联动吹哨”工作机制,助力解纷促和之“哨”落地有声、止争有效。1至6月份,该院行政案件一审新收同比下降19.15% ,行政案件和解率持续保持在50% 以上。
吹响“预警哨”防控相济治案源
依托府院联动“吹哨人”机制,邹城法院与行政机关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沟通协作。
针对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府院联动”相关单位定期举办会商、联席会议,打造行政执法化解问题矩阵,促进行政与司法的优势互补、精准联动。针对多发、高发类案的深层次问题,主动挖掘根源,找出问题症结,及时向具有执法权的行政机关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司法建议,从源头上有效预防相关行政争议的发生。
今年 6月,针对行政审判中遇到的投诉举报处置查办问题,向曲阜市市场监管局发出司法建议,明确举报监管职责,规范投诉举报处理行为。
不断探索诉前引流机制,设置“济宁云复议”二维码标识及复议前置情形告知牌,成功引导多名当事人优先选择行政复议途径解决纠纷,行政复议便民利民的制度优势得到有效发挥。依托“公法中心坐班日”专题活动,由研究组专职法官每周定期集中接待群众来访,提供法律咨询,及时答疑解惑。
6月,邹城法院在处理一起涉及多名群众且争讼多年的行政征收群体诉讼案件中,积极协调邹城市司法局等相关部门,共同组织调解,案件得到圆满化解。
吹响“上课哨”,聚焦业务提质效
为增强执法人员职业素养和业务技能,今年上半年,该院联合邹城市司法局共同组织收看了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大讲堂》系列专题课程,围绕行政案件办理程序等方面开展同堂培训,丰富理论储备,拓宽工作视野。
纵深开展以案促学的培训模式,制定庭审观摩计划,严把行政行为认定事实关、法律适用关、程序证据关,倒逼行政机关依法履职。2024年以来,共选定非法采矿、治安管理行政处罚及土地征收信息公开三类典型行政案件为代表,依法组织庭审观摩活动,邀请行政机关职能科室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沉浸式体验行政审判全流程。
同时,该院还统筹安排专项普法宣传活动,选取典型案例,制作海报、手册、推文进行普法宣传。先后在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开展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普法宣传活动,深化市民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使其自觉维护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吹响“服务哨”“儒议和解”全渗透
打造“儒议和解室”区域公共和解服务品牌,做到诉前、诉中、诉后全过程和解渗透,推进诉调对接机制实质化运行。通过行政和解程序赋予源头化解行政争议执行力,了解当事人真实诉求,实现行政案件诉源治理从“无”向“有”、从“有”向“优”转变。
2024年5月,某乡镇一场由 22户村民不满安置补偿引发的拉锯战,在邹城法院行政庭和邹城市司法局的通力配合下,通过诉前、诉中、诉后10多次调解,23件案子得到彻底化解,22户村民与村集体达成一致意见,消除了矛盾。
促进行政争议和解与审判同频共振,在庭审过程中,搭建诉讼当事人沟通协调的桥梁,组建由法院主导,行政机关、律师参与配合的“1+1+1”三元化解模式,促使原告与行政机关达成和解,提升行政诉讼撤诉率,实现行政诉讼减负提质。
强化判后答疑,梳理审判执行情况台账,针对生效裁判文书,以实地走访、电话回访、约谈见面等方式,解决判决执行后续问题,及时掌握当事人执行情况满意程度,实现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全流程覆盖。
府院联动重点是“联”,关键在“动”。下步工作中,邹城市人民法院将持续打造府院联动新模式,在能动履职、争议研讨、执法改革等方面不断加强协调联动的执行力,提升行政执法中运用法治思维的落实力,淬炼邹城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的担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