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治理创新 > 技术创新 > 正文
首页

济宁:“妇联+网格”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来源:新华网    编辑:王岩

 

近年来,济宁市妇联全面坚持“党建”立标杆、“妇建”建新功工作理念,积极探索“组织有体系、网格有连接、服务有保障、管理有机制”的“网格+妇联”工作模式,打造出“组织、职能、力量、服务”“四融”工作体系,以“创新”促“破难”,抓实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全面激发基层妇联组织“细胞”活力。

泗水县妇联将持续探索‘妇联+’助力基层治理新模式,不断激活基层妇联活力,凝聚基层巾帼力量,搭建更广的平台载体,让更多热爱妇女儿童工作的巾帼志愿者参与到基层治理中,形成具有泗水辨识度的基层治理范例。在华村镇成立全县首支由妇联带领下组织的妇女议事团“荷花贤调解室”,整合党员先锋站、网格工作站、妇女微驿站,采取一事一议,针对性开展涉及妇女儿童工作等活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使基层妇女群众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为基层社会治理汇聚起妇女群防群治强大合力。济河街道积极探索“妇联+网格”工作模式,打造“老贾说事”、“和泗大姐”等志愿服务品牌,将妇联工作资源、力量和服务下沉到网格,积极化解家庭婚姻矛盾纠纷等问题,为基层社会治理贡献“巾帼她力量”。中册镇探索“妇联+网格”的治理模式,以微网格治理为契机,积极调动巾帼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到妇女力量真正下沉到网格、服务管理扎根在网格、矛盾纠纷化解在网格,不断提升基层社区治理能力。

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向纵深开展,鱼台县王庙镇网格联合妇联部门以“美丽庭院”创建为切入点,用实际行动带动村民自觉维护环境卫生,重点抓好网格内环境乱象的整治,充分发挥了网格内妇女和家庭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鱼城镇积极发挥网格内广大妇女群众在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充分利用公众号、微信群等各类宣传媒体和村公共宣传栏、村庄大喇叭、文化墙,举办线上线下活动,全面营造了“人人动手、家家参与”的良好氛围,切实增强群众创建的内生动力;李阁镇坚持“美丽庭院”创建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号召全镇网格内广大妇女引导家庭成员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积极开展爱卫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传承良好家风;唐马镇定期组织妇联干部、巾帼志愿者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如为老年人理发、给特殊群体送温暖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网格活动,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让巾帼力量成为活跃在基层社会治理一线的靓丽风景。

金乡县高河街道积极推进网格化形式,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建立“网格+巾帼”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整合专职网格员、专业网格员,以及“和事大姐”、“大厅志愿者”等巾帼志愿服务力量,积极化解村级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妇女保障、大厅服务等问题,第一时间为镇域内群众解决“烦心事”。积极探索“网格+党员”工作模式,利用党员先锋引领社会治理,将党的支部建在网格、将党建服务设在网格,全面做好意识形态、网格安全、就业保障等服务群众工作,建强战斗堡垒,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无遗漏。健全部门协同体系,用好“网格+综治+公安+司法”机制,会同退役军人、团委等部门志愿者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定期走街串巷,宣传反诈安全、排查矛盾隐患,联合村级调委会及时跟进矛盾调解情况,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