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治理创新 > 技术创新 > 正文
首页

莒南县:“三点”发力化纠纷 构建和睦好家风

来源:临沂政法    编辑:王岩

 

近年来,莒南县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开展“阳光家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活动,找准合力化解切入点、瞄准案结事了关键点、盯准群众需求落脚点,“三点”发力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以良法善治塑造良好家风。自去年以来,全县共计调解婚姻家庭纠纷229件,主要涉及感情不和、婚嫁彩礼、赡养老人、遗产继承等矛盾,调解成功207件,调解和解率达98%。

找准合力化解切入点
释放部门协作“联动效应”

部门联动,统筹推进。莒南县高度重视“阳光家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县司法局、县妇联、县民政局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工作情况、分析存在问题、交换工作意见,对工作中发现的家庭暴力、虐待妇女儿童等涉及违法犯罪情形的,及时联系公安、检察部门,推动建立党政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确保“阳光家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活动取得实实在在效果。

平台联用,拓宽渠道。一方面,依托线上数字司法平台“非诉在线”,当事人通过手机即可提出调解诉求,提高了调处效率;另一方面,以县民政局离婚登记大厅设立的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及4个婚姻辅导室为阵地,在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调解与劝导,对冲动离婚等类型纠纷,起到了及时有效的缓冲作用。

队伍联合,壮大力量。采用“专职+志愿”调解模式,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县司法局选聘2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入驻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县妇联组建82人“幸福护航”志愿服务队,两支队伍携手并进,为当事人提供纠纷调处、心理疏导、法律咨询等指导帮助,引导群众建立和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瞄准案结事了关键点
彰显纠纷化解“稳定效应”

探索“婚姻调解+”调解方法。莒南县在婚姻家庭纠纷调解过程中,调解员秉承用热心从业、用耐心交流、用爱心帮助、用真心沟通、用细心调解—“五心”工作理念,坚持“摸清事实、分清责任、化解纠纷”的工作思路,逐渐形成了“婚姻调解+法律咨询”、“婚姻调解+心理疏导”、“婚姻调解+法律援助”三种工作法,帮助当事人正确认知自我、理性处理婚姻家庭问题。

强化“释法说理+”调解服务。坚持将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情理、法理、伦理,详细解读相关法律知识,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讲法律、讲政策,努力抚平双方当事人心理创伤、缓和对立情绪,推动当事人依法、和平、理性处理家事纠纷。

提升“回访评查+”调解效果。对调解成功的案件,通过电话、微信、上门等方式开展回访,巩固调解成效。对调解不成功的的案件坚持“一案一策”,点对点做好疏导,持续开展化解工作。调解案卷根据“一案一卷、一卷一号”要求进行整理归档,每季度进行集中评查,促进全县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提质增效。目前“一案一卷”建档率100%、回访率100%。

盯准群众需求落脚点
筑牢法治保障“惠民效应”

纠纷排查长效化,强化源头预防。组织1259名网格员、1146名人民调解员,定期开展入户走访、排查上报婚姻家庭纠纷,重点关注矛盾纠纷多、有家暴倾向等问题突出家庭,逐案逐户登记,建立工作台账,做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最大限度从源头上消除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因素。

普法宣传常态化,提升法治意识。通过“常态+节点”、“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齐发力,以摆摊设点、专题讲座、文艺汇演、广场咨询等丰富多样形式,重点宣传《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通过以宣促教、以案释法、以学促行等方式,引导广大妇女学法、懂法、知法,增强妇女群众和家庭依法维权意识。

法律援助精细化,延长服务链条。依托16个镇街法律援助工作站,242个法律援助工作联络点,构建覆盖全县的妇女儿童维权服务网络,开展“法援惠民生·关爱妇女”活动20余场次,受众2100余人次,开通妇女维权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简化办理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维权服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