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正文
首页

云南宜良:党建引领城市商圈共绘美好“愿景”

来源:中国社区报    编辑:王岩

 

中共宜良县愿景城市广场联合支部委员会被昆明市委组织部命名为规范化建设“五星级”示范党支部

2024年以来,云南省宜良县根据“红色商圈示范工程”创建活动要求,坚持把党旗插在商圈发展前沿、治理一线,在愿景城市广场围绕“党建引领、凝聚党员、服务群众、繁荣商圈”发展思路,用一颗“红心匠心”打造“党建之花、融合之花、诚信之花、服务之花”的繁花愿景“红色商圈”,塑造了一个环境优美、服务良好、游客满意、经济繁荣的特色主题商业街区,构建起党建引领商圈建设“共融、共治、共享、共创”的美好愿景新格局。

厚植“党建之花”
焕发商圈活力

宜良县愿景城市商圈有店铺400余家、从业人员2800余人,有沃尔玛、麦当劳、屈臣氏等世界500强企业5家,国内一线品牌200余个,具有经营业态多样、从业人员和消费群体流动性强等特征,是宜良县最富活力、最具人气的区域。如何有效凝聚各种组织、团结各类群体、协调各方利益,进一步提升商圈精细化治理水平,成为一个新课题。

为此,宜良县成立党建引领商业街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整合街道及市场监管、城管、税务、财政、文旅等县级相关职能部门力量,建立商业街区“党建联合体”,制定《愿景城市广场商业街区党建联合体管理章程和工作办法(试行)》《愿景城市广场商业街区党建联合体联席会议制度》《愿景城市广场商业街区党建联合体六联工作机制》等制度,推动各级资源、政策、服务、管理、文化等工作下沉商圈,形成“党工委统筹、党商议事、部门支持、多方合作”的良好局面,构建起“商圈党组织+商圈党建联合体+商圈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体系,切实把整个区域内的党组织党员“兜”起来、各项事务“统”起来,让流动的商圈有了“铁打的营盘”。

“商圈工作领导小组的建立,让企业商户有了主心骨、党员群众有了归属感,我们坚持用新思想凝心铸魂、引领发展,力求把这个经济最活跃的地方打造成党建最强阵地。”愿景城市广场联合党支部书记介绍道。

共育“融合之花”
助力商圈发展

“我孩子才4个月,每次逛商场,总觉得人多不好意思母乳,现在设置了母婴室和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我感觉方便多了,也很有安全感。”路过商场的刘女士满意地说。

“自从建立了消费者维权服务站,很多关于消费问题产生的纠纷在现场就可以解决,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也为商圈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各商家之间相互监督、互相交融,商圈氛围也越来越和谐了。”愿景城市广场消费者维权服务站的张经理介绍。

宜良县委“两新”工委坚持党建活动和商圈商业活动融合、党员管理和商圈商户管理融合,紧扣党组织、“两新”组织、党员、群众四类主体,打造商圈党群服务中心,内设党员活动室、民情收集站、学雷锋志愿服务站、职工驿站、青年之家、母婴室等功能空间,为党员教育管理和组织活动提供了阵地保障,同时为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志愿服务、青年沙龙、妇儿关爱、工会帮扶等活动搭建了新平台。

近年来,为提振经济发展,推动商圈党员活动室、党群服务中心、“红色物业”三个阵地相连接,商圈党支部紧扣营商环境提升,聚焦企业和商户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通过录制宣传视频,开展愿景“周年庆55团”、首届“愿景王婆说媒”等系列活动,帮助约200户商户累计提升营业额150余万元,并向商户减免租金100余万元。此外,在商圈设立两个消费者维权服务站,广泛收集商圈内企业商户意见建议,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群众反映的消费维权问题,不断为商圈经济、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播种“诚信之花”
做优商圈品质

“自从挂上‘共产党员示范经营户’这块标牌,店里又增加了一个新名片,对顾客着实具有吸引力,也让我们更有干劲了!”汉釜宫餐厅负责人说。

“之前在愿景商圈消费,购物感受一般。自从开展评选‘诚信示范经营户’并进行‘红黑榜’公示后,明显感觉到商家态度比以前热情了,产品质量也更有保障了。”消费者王女士感慨道。

为发挥商圈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推进商圈企业、个体户诚信经营,营造文明有序、诚信守法的消费环境,宜良县委社会工作部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开展了商圈“共产党员示范经营户”“诚信示范经营户”创建活动,同时建立商业街区工会、团委、妇联组织,设立党员示范岗,定期组织开展技能提升、礼仪培训、心理辅导等丰富多彩的群团活动,以党建带群建促发展的方式,评选出一批“共产党员示范经营户”“巾帼示范经营户”“诚信示范经营户”等先进典型,并制作统一标牌,亮出服务承诺,在显著位置悬挂。截至目前,商圈共为150余人进行了电商技能培训,评选出“诚信示范经营户”50余户,挂牌“共产党员示范经营户”4户,“巾帼示范经营户”10余户,在整个商圈营造了诚信经营、党员示范引领的良好氛围。

培育“服务之花”
提升商圈温度

“我有低血糖和关节炎,原来扫完地后想坐会儿却没有地方歇脚,自从暖‘新’驿站建立后,可以在里面休息、充电,旁边的包子铺还为我们提供免费早餐,真幸福啊!”商圈保洁员杨阿姨开心地说。

为了增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环卫工人、货车司机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城市归属感和幸福感,宜良县始终围绕“大团结、大融合、大发展”目标,通过组建商圈“新的社会阶层联谊会”,凝聚社会各阶层力量,让他们在商圈经济发展中更好发挥作用。针对车辆停放困难的问题,宜良县在商圈周围增设车位80余个,同时建立约10平方米的暖“新”驿站,站内配备充电设备、先锋书架、工具箱等设施,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临时休息、饮用热水、书籍阅读、政策咨询等暖心服务。同时,为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在商圈安装“e办通”政务服务自助终端,为企业群众提供24小时“一站式”服务,服务事项达150余项。在商圈设置“爱心休息区”4处、“爱心饮水点”3个、“红色书吧”1个。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