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正文
首页

福建三明:法治“三部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来源:长安评论    编辑:王岩


三元区地处福建省三明市中西部,依山傍水而生,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格氏栲国家森林公园及市区重要饮用水源地东牙溪、薯沙溪等皆聚于此,为这片土地赋予了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三元区政法队伍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殷切嘱托,以生态领向为基点,重点围绕法治“三部曲”,在绿水青山间铺就一条政法护航高质量发展之路。

执法+修复 同向共进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总结提炼“生态枫桥”工作法。针对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地、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农林、土地矛盾“小、杂、琐”的特点,着力发挥“一党委三中心(站)”机制“政法五员”下沉力量和巡回法庭、法官工作室、红色流动调解室等普法调解阵地作用,推动法治服务向基层乡镇有力延伸。针对乡村文旅经营活动法治及安全需求,设置文旅保护专家库、景区警务室,出台万寿岩遗址司法保护十条措施,助力乡村振兴、文旅发展实现“点绿成金”。

开展山林土地纠纷调解

执法+修复 同向共进

坚持打击生态违法犯罪与司法审判、生态修复的有机衔接,深化“河(林)长+检察长”“河(林)长+警长”生态保护协同机制,通过公开听证、诉讼磋商、常态化联合巡查、一月一通报等沟通共联机制,整合政法职能与林业、国土、水利等部门职能,形成全方位守护林深水美的横向合力,落实矿山生态恢复、河道清淤、水质改善等整改提升。区法院、检察院、林业局及公安分局联合出台“补种复绿”生态修复工作实施方案,深化“生态司法+碳汇”“生态保护与绿色金融司法协同研究推进中心”机制,创新生态环境刑事案件惩处举措和异地修复生态修复机制,近年来共依法责令被告人补种复绿林地面积154.5亩。

召开矿渣土清理公益诉讼公开听证

线下+线上 同音共韵

线下,聚力打造万寿岩遗址巡回法庭、沙溪河生态司法保护警示教育基地、三元生态修复警示教育基地、青少年生态文旅保护传承基地、东牙溪生态保护法官工作室等一批生态法治教育平台,将生态普法警示教育融入调解、审判及参观学习等全过程,组织群众参与增殖放流、植树造林、野生动物救助等公益活动。线上,利用“明心通”平台,充分发挥2300个数字网格作用,加大对东牙溪和薯沙溪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万寿岩遗址保护条例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激发辖区群众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同时,利用“解纷码”“明心码”受理涉生态矛盾纠纷,确保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组织群众到场旁听生态案件审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