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正文
首页

德州武城:网格“五到位”让基层治理更高效

来源:大众网    编辑:李军


“贝州市场一十字路口某超市对面的下水道井盖丢失,气味很大,存在安全隐患,需有关部门立即解决”。近日,武城县广运街道网格员,在开展日常巡查时发现网格内道路存在安全隐患,及时通过网格化治理大平台上报,经过转办后,当天下午,井盖就重新安装上了,路面恢复了正常。

一个人,一方格,穿梭在大街小巷;一个本,一支笔,记录着社情民意;一张嘴,一双腿,服务于辖区居民……这就是武城县522名专职网格员日常工作的缩影。近年来,武城县立足网格化社会治理需要,全力做实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以“五到位”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网格划分到位,推动组网精细化。以自然村、居民小区为基本单元设立网格,以企业、机关、学校、医院、产业园区、商圈市场、商务楼宇为基本单元设立专属网格,将周边商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共场所、土地河湖等就近纳入网格管理。全县共优化调整网格522个,其中,农村网格387个、城市网格103个、专属网格32个,实现网格划分全域覆盖、边界清晰、不留空白、规模相当。

职能整合到位,推动责任清单化。强化网格整体功能。实行网格事项准入制度,突出党的建设、社会保障、综合治理等重点工作,细化工作内容,制定网格事项清单指导目录,实现“多网合一”、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细化制定全县网格员职责清单,覆盖网格准入事项,系统落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有关任务,明确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发现报告问题、排查化解矛盾、开展民生服务等具体内容和工作标准。

服务管理到位,推动队伍专业化。选优配强网格员队伍。将村“两委”成员、小区党支部成员和业委会成员、社区工作者、街道下沉工作人员等进行整合,建立职能相通、交叉任职、分类管理的网格员队伍,其中专职网格员522名,兼职网格员1000余名。制定全县网格员管理实施细则,实行积分制管理,完善网格员待遇保障和职业发展机制,2023年从网格员中选拔2名社区党总支书记,授予1名网格员县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表彰了150名县级优秀网格员,全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工作中设置网格员专岗。

教育培训到位,推动能力全面化。组织开展网格员任职前培训,让网格员充分认识网格工作的重要作用,掌握工作技能,全覆盖的岗前培训为网格治理精细化打下坚实基础。组织网格员利用“德州网格学院”微信小程序开展自主学习,参训率达100%。发挥综治视联网上下贯通、覆盖面广的优势,围绕社会治安防控、安全生产、反电诈、防范儿童溺水、心理咨询服务等方面,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授课,全县1500余名网格员在分会场收听收看。针对各类专项行动和临时性工作等进行线下集中专项培训,以PPT、视频、资料等作为教学媒介,采取发放学习资料、现场集中授课等方式进行。及时发现个别网格员存在业务不精通、操作不熟练及在工作中遇到实际困难等情况,进行一对一、手把手教学。2023年以来已组织各类线下集中培训20余场次,对100多名网格员进行手把手教学,网格员队伍整体提升无掉队。

闭环落实到位,推动运转机制化。研究制定了网格事项清单指导目录、网格员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网格吹哨、部门报到”闭环运行机制等网格化治理配套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运转流程,网格员排查发现的一般问题由专职网格员“接诉即办”,重点难点问题由网格员在信息平台“吹哨”,镇街(开发区)党组织统筹力量解决,超出镇街(开发区)处置能力的事项,由县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有关县直部门“发单”转办,形成闭环工作机制。实行线上线下双规运行,确保“吹哨”事项件件落实,运行以来,帮助群众解决了城市管理、物业管理、道路交通等实际困难80余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