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正文
首页

绘就揭阳新时代基层治理新“枫”景

来源:《长安》杂志    编辑:王岩


近年来,广东省揭阳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因地制宜创新系列“枫桥式”工作法,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绘就了新时代基层治理新“枫”景。

党建引领提升效能

东兴街道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把“金钥匙”, 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在多个社区建立党委,设立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同时在小区建立党群服务站,通过党建网格推行组织网中建、事在网中办、隐患网中排、困难网中帮、平安网中享,让党建力量“沉下去”、基层治理“强起来”。东兴街道的做法是揭阳市通过党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一个缩影。榕城区打造“榕易办”“榕易解”“榕易事”“榕易聚”四大精准服务党建品牌,通过集聚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力量开展组团式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发挥优势参与基层治理,有效提升市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揭阳市全面推广建设“心适小屋”社会心理服务

惠来县把流动党支部设立在重大项目上,在一线建堡垒、一线解难题、一线送服务。某项目建设推进过程涉及到某村整体搬迁,一些居民不愿离开居住已久的老屋,一时间矛盾较多。惠来县迅速成立党员骨干专班,身兼宣传员、服务员,听民情、解民困,磨破嘴皮、走破脚皮,依法依规化解矛盾,仅用近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整村搬迁,把“最难事”办成了群众“满意事”。

整合力量多元共治

东兴街道地处揭阳市中心,人员流动性大,治安环境复杂。东兴派出所落实案件办理队分管责任制,将队员分为3组,根据综合指挥室分配,分别负责不同类型的案件处置。同时结合各类警情特点,每天组织警力对辖区进行排查,提高办案效率。此外,加强与辖区村 ( 居 ) 共建联防队伍,动员人人都当治安员。目前,东兴派出所已创建最小应急单元111个,基本实现重点单位全覆盖。派出所还与辖区铺户和烧烤摊签订承诺书,组成“最小应急单元巡逻队”,切实提升群防群治、及时化解纠纷的工作效能。蓝天救援志愿者协会是揭阳“民力助警”的重要力量,成立以来,这支队伍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无偿参与迷失寻找、应急救援、民力助警等基层治理工作。今年3月12日,8岁男孩小倪走失的消息牵动了全城的心。接到求助后,揭阳市蓝天救援志愿者参与到搜索行动中来,及时寻获了被困河中的小倪。

揭阳市民力助警办公室正式挂牌成立,蓝天救援等社会组织纳入民力助警范畴。榕城区还建立多个“民力助警”微信群组,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加入“民力助警”。多元共治激发着揭阳市的基层治理活力,彰显着汇聚众力的治理智慧,也展现着协同合作的开放理念。

三治融合赋能发展

榕城区砲台镇砲台社区是潮汕三市商贸集散地,老旧生活区和自然村庄分布泛散,部分片区存在治理薄弱环节。砲台社区探索“自管模式”,组织党员干部、村民代表、业主代表、商户代表等建立协商自管服务队伍,从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微小、微急、微难的民生问题着手,及时解决村民生活“痛点”。将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5至9人组成“寨管家”或“楼管家”,了解群众所怨、所困、所忧,及时化解各类矛盾于萌芽状态。同时,在小区榕树下开设“微课堂”,宣传普及法律知识,营造“遇事找法、办事依法”的良好氛围。在揭西县河婆街道六一村搭建法治小广场,设置法治宣传专栏、法治教育室等,通过“法律进村入户”及村委大喇叭广播,开展基层普法宣传,引导村民学法、守法、依法办事。制定村规民约,让“村里的事大家说了算,邻里纠纷按村规办”。整合村内长者、“能人”、乡贤等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在事发之初及时了解情况,随时串门走访,采用“家长里短”的沟通方式主动介入调解,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

揭西县东园镇玉湖村积极推进红色文化传承,在烈士故居成立调解委员会,集合老党员、退休干部、村内乡贤等,每10户村民设立1名纠纷信息员,热心为群众排忧解难,全力化解各类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