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擦亮政法品牌名片
来源:长安评论 编辑:张敏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政法系统以政法品牌创建活动为载体,全面落实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工作要求,形成政法工作多点开花、品牌林立的生动局面。
精心组织
印发全市政法系统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全面提升工作质效实施方案,市县两级政法单位、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结合实际,制定方案、创新举措,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实行分段落实、定期督导、实地验收、考评考核制度,各旗县市区、各政法单位把政法品牌工作创建活动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专题安排部署,定期调度推进,确保政法品牌项目落地落实。
聚焦主业
乌兰察布市委政法委打造第三方评估机构线上备案系统,从工作机制、工作流程、业务指导方面规范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可实现第三方评估机构线上备案、线上报告审核、线上批复,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为企业在乌兰察布干事创业提供便捷平台。集宁区人民法院推广诉前“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针对各类案件,指派律师、人民调解员“靶向问诊”,量身定制调解方案。联合市妇联、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成立家事、知识产权、商事、劳动争议、金融纠纷等解纷工作室,配备专职调解员。化德县人民检察院依托微信小程序,成立“晨曦”未成年人检察服务平台,平台设置法律咨询、线索举报、法制宣传等模块,通过手机微信可快速便捷地进行法律咨询、提供案件线索、观看案例视频等。
兴和县公安局店子派出所在辖区管辖的83个自然村吸纳年轻力量,创建起“大南山”义警队,开展义务巡防、帮办代办、矛盾调处、反诈宣传等相关业务。同时,抽调25名骨干力量和当地派出所民辅警联合组成“雷锋班”,为游客提供志愿服务,帮助孤寡村民做农活。
察右前旗司法局创建“建军”调解室,由具有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金牌调解员牵头,依托9个乡镇调委会、1个企业法律服务中心、6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和1个诉前纠纷调委会开展工作,打造以人民调解工作为主框架,行政调解、行政复议、诉前调解、其他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力量和社会资源充分参与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