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临清“三微治理”:大雨中守护一方百姓平安
来源:聊城政法 编辑:王岩
2023年7月29到30日,受”台风”环流影响,临清市出现分散式暴雨。临清市委政法委依托“微网格、微服务,微治理”基层治理机制,将网格化治理工作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的综合优势。
“微网格”未雨绸缪治未病

7月30日,一场台风过后,临清戴湾镇牛庄网格低洼地块雨水顺畅的流向排水沟,引入了戴水河。作为一片低于周边1米多的低洼农田,延续多年玉米受灾,今年,该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这得益于临清市深化微网格、微服务、微治理工作,在网格内实行“未诉先办”工作机制,保障了群众平安过汛。
早在今年春天,戴湾镇针对梳理出的“未诉先调工作事项清单”的具体事项,通过“一站式矛调中心”向各联合党委、各网格下发了5月前完成农田排水与竹节沟治理的工作要求,各网格积极行动,先后疏通沟渠2000余米,清理竹节沟60余处。为防范本次强降雨织牢了“安全网”,全镇农田排涝类诉求环比下降70%。
临清市网格微治理模式,以矛调分析研判为1个核心,畅通诉求收集、未诉先办等办理流程,让群众的诉求由三长七员队伍上门收集,通过“矛调例会”分析解决方案,组织群众参与,提前办理苗头性问题,解决后顾之忧。实现了群众诉求有人收集、问题解决同评共议、提前办理早解民忧,促进网格内的服务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微网格”规模适度更便捷
“台风要来了,晚上睡觉要注意关好门窗”,“大娘,你家门口的花盆存在安全隐患,我帮您搬下来”,“大叔,暴雨期间请尽量居家不外出、不去低洼地带,注意洪涝灾害应对防范”……新华辖区的网格员针对每户的情况,尤其是独居老人进行入户提醒。如此快速到位的服务,源于临清市将网格打造“最小单元”成为精细治理的“尖锋力量”。
新华街道按照织密、织牢、织紧网格“神经末梢”的工作原则,针对新华路街道人口密度高、数量多、流动频繁的实际,按120户左右的规模,在基础网格的基础上,再将街道细分578个微网格,通过基础性人房关联,所有人员信息到楼到户,在网格化智能平台上详细标注信息,使应急处置、信息调阅更精准,在大雨来临之前对辖区内群众实现第一时间的预警提醒和安全排查。
“微网格”分区巡查更全面
“这里的下水道不安全,雨大了容易让群众滑倒,我们先增设安全提醒,让人抓紧来维修”,青年街道自收到台风预警以来,按照微网格区域划分,对辖区内危旧房屋和自建房低洼易涝地块进行全面排查,对存在易内涝的地块提前进行疏通处置,第一时间掌握本辖区积水的实际情况并积极处理避免降雨来临发生内涝灾害。
根据小区实际情况,网格员协助社区、物业等工作人员,对小区地下车库、电梯,地下储藏室、排水管道等重点部位和电力配套设施进行安全巡查。降雨出现后,个别路段排水不通畅,对于漏水不利的下水道,网格员进行了淤积杂物的疏通与清理,防止因异物阻塞而影响正常排水。
通过此次防汛宣传排查,充分发挥了“小网格”在防汛工作中的“大作用”,不仅及时消除了辖区内的安全隐患,还提高了居民的防汛意识,确保汛期平安度汛,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
“微网格”服务百姓更贴心
“通上电,我这心里就踏实了,要不晚上就啥也看不到了”,“谢谢你们给我把药买回来,下完雨这地太滑了,我和你大娘都不敢出门”,在尚店镇司洼网格内,网格员张以印巡查到李爷爷家里时,发现他正为没电发愁,网格员细心的帮老人检查了电路,原因是有个电源的接头脱落,随即帮老人把电线接好通上了电。老人张明肖因下雨天、路滑无法出门买药,网格员帮助老人把治疗高血压及脑心血通络的药品买回第一时间送到家里。
大雨过后,尚店镇组织各网格队迅速行动起来,查看雨后灾情,对独居老人家中情况进行专项巡查。这是临清市“微服务”的一个缩影。
临清市每个村居均设置了网格长、胡同长,整合微网格员、党员、保洁员、签约医生、平安护航员、矛盾调解员、志愿者队伍,在“微网格”内对群众提供按需服务。

“三微治理”以网格作为服务单元用实际行动和效果保障一方百姓的平安在大雨中彰显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