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镇江:“三治融合” 绘就基层治理新“枫”景
来源:长安评论 编辑:王岩
江苏镇江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法治、自治、德治”共同发力,将司法服务有机嵌入辖区综合治理体系,助推基层治理。

树牢法治权威
合理设置法庭布局,设立城区法庭3家、城乡结合法庭2家,乡村法庭10家,并设立巡回审判点27个,形成全覆盖、全天候、全方位纠纷化解格局。加快创新审判模式,设立家事、劳动争议等专业化人民法庭,发挥集中、高效、专业的审判优势;依法开展诉讼保全,督促生效裁判按时履行。优化法庭诉讼服务,加强诉讼服务窗口(大厅)建设,完善“家门口”“一窗通办”服务模式,建立集约化管理诉讼服务站24个,设立法官联络点43个;强化“智慧法庭”建设,建成科技法庭35个。
提升自治效能
持续深化“庭所共建”,对发现的苗头性纠纷,与辖区派出所、司法所等协同联动,把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及时发送司法建议,为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供决策参考。大力开展诉前调解,选聘基层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等担任调解员。设立驻法庭“人大代表联络工作室”,发挥代表履职、接受监督、汇聚民意、协同解纷的职能作用。

加强德治教化
常态化开展巡回审判,充分发挥“茶场法庭”“草莓园法庭”等特色巡回审判点作用,与群众“面对面”、与民意“零距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释法说理,引领社会向善向好发展。始终站牢普法讲台。用群众身边的例子,将法律规定转化成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开展“精准滴灌”和“靶向施治”式普法,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