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正文
首页

四川成都:以茶为媒搭建人民建议征集平台 一杯茶解千忧

来源:中国社区报    编辑:王岩

 

10 月份,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开展“网格·流动茶铺”活动,就院落环境整治开展人民建议征集。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供图

温江区是四川省成都市中心城区,管理服务人口近109万。近年来,温江区围绕“幸福温江·美好之城”的建设目标,用好当地茶馆、“龙门阵”等特色文化,创新打造“网格·流动茶铺”,以茶为媒,在小区(院落)建立流动人民建议征集点,于“一茶一议”间收集居民建议、回应居民关切、增强居民自治能力,形成“温江一家亲”的价值认同和情感归属。

“茶掌柜”解决“无处可诉”

永科社区位于温江区、崇州市和双流区三地交界,曾长期面临环境差、治安乱、交通道路没人管的区域治理难题。经过前后两任社区党组织书记的探索,永科社区联合崇州市红土村、双流区金河村成立“边界调委会”,打造“流动茶铺”。社区党组织书记和3个调委会主任担任“流动茶铺”的“茶掌柜”,植入蕴含“三地共饮岷江水”的“盖碗茶”文化,围绕“一茶三情”(盖碗茶和乡情、友情、族情)开展三地交界区域的人民建议征集和日常边界纠纷调处等工作,实现“跨区建议”“边界矛盾”有处说、有处诉、有处议。“流动茶铺”先后成功调解了金河村老村道改造延伸接通至石磊七组村道权属、红土村四组与石磊社区四组农用渠权属等50余起纠纷。在此基础上,温江区整合小区(院落)党群服务站、居民议事亭、活动室、坝坝广场等公共空间,因地制宜搭建“网格·流动茶铺”,形成“一张长桌、数把椅子、一组茶壶茶杯”标配“三件套”,构建“茶掌柜召集”“茶小二汇集”“居民自由摆”的议事流程,即由社区党组织书记、小区(院落)党组织书记担任“茶掌柜”,发挥服务群众“领头雁”作用,定期召集各片区“茶小二”(网格员、“微网格员”、业委会成员等)及居民骨干喝茶议事,共同探讨日常收集和观察到的问题及建议,并从中分析出民意最大“公约数”。今年以来,温江区共举办“网格·流动茶铺”43场(次),接待群众超20万人(次),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民生事项意见2300余条。

“润心茶”化解“议而无果”

“柳城街道凤溪大道社区化纤厂小区是无物业老旧小区,居民‘飞线’充电现象普遍,非机动车充电问题一直难解。”化纤厂小区自管会相关负责人说。为此,社区将“网格·流动茶铺”开到化纤厂小区,召集小区党支部、“微网格员”、原厂单位有关负责人召开协商会,重点围绕集中充电设施的安装空间及资金来源开展多次协商,最终决定引入社会力量解决。在社区带领下,有的居民主动腾退空间,有的主动寻找第三方,大家各司其职、按步骤有序推进,确保了集中充电设施如期安装投入使用。截至目前,温江区依托“微网实格”工作体系和“网格·流动茶铺”议事阵地,建立人民建议广泛征集、分类研判、转化落地、总结提升工作机制,以多方共治推动问题合理合法解决。社区党组织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分类梳理,建立详细的议题清单,确保准确把握建议涉及问题的优先级。对于危急性、迫切性的建议,将其纳入“急事即办”议题,联动物业、辖区单位及相关方迅速落实解决。对于牵扯广、投入大、周期长的难题,则会纳入“难事商量办”议题,通过“网格·流动茶铺”持续开展协商,在沟通和协商中找到各方都接受的治理之策。通过“网格·流动茶铺”平台,温江区已成功解决了超过30%的社区公共问题和邻里纠纷,如停车难、小区堆积垃圾清理、侵占公共绿地问题等。相互之间有矛盾的居民在“网格·流动茶铺”中倾诉心声,社区党组织链接律师及调解“达人”及时介入,有效解决问题。

“暖心茶”化解“难以持续”

一枝一叶总关情。通过定期开展“网格·流动茶铺”,温江区各城乡社区收集到居民们对社区食堂、托育机构、便民修补店等服务场景的建议和需求。为推动居民建议转化成为民服务举措,各社区因地制宜,通过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引入市场力量、居民“达人”领办等方式先后建成社区共享食堂12个、共享托育中心8个、社区“达人”服务超市13个,为居民提供更多“家门口”的好服务。为激励全区“微网格员”持续发挥基层触角作用,温江区积极运用小区(网格)微信群、“网格·流动茶铺”等线上线下方式征集民意、化解纠纷、解决问题,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微网格员积分礼遇”行动,搭建线上积分兑换商场,实现积分通兑、邮寄到家,不断汇聚推动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的合力。“温江区将持续用好‘网格·流动茶铺’载体,将沟通桥梁搭建到居民‘家门口’,重点围绕小区问题化解、‘亲邻家园’建设等开展人民建议征集,不断创新‘以茶会友’等工作方式,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化解。”温江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