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三条防线” 打造独特“枫”景
来源:长安评论 编辑:王岩
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扎实推进资源整合、机制重塑、部门协作,牢牢守护好“三条防线”,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强化组织领导
坚持高位统筹推进。海南区委、区政府全面部署矛盾纠纷防范化解工作,将基层一线作为化解矛盾纠纷主阵地,推动矛盾纠纷集中研判、协同化解、高效治理。区委政法委统筹推动政法力量向基层下沉、向社区前置、向前端延伸,在诉源治理和矛盾风险监测预警上发挥专业优势,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政法委统筹、部门各司其职、单位各负其责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完善制度机制保障。紧盯行业领域风险隐患,研究制定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物业服务联席会议、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处理等一批制度机制,绘制受理、分流、处置、答复、回访的矛盾纠纷闭环化解流程示意图,全力构建科学系统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体系。实施“心安”计划,有效预防和干预高危人群心理危机。积极发动群众参与,以“五社联动”为牵引,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发现效能。优化调解资源配置。组建行业性、专业性等人民调解委员会,建成三级矛调中心。充分发挥区级矛调中心“一站式+规范化”作用,整合资源力量,打造专业调处团队。打造“枫叶红”婚姻家庭纠纷等金牌调解工作室,探索创新“七步调解”“小巷管家团”等工作法,实现矛盾纠纷即知即办、就地化解。
强化法治意识
推动法治海南建设。为全区19个村(社区)配备法治副主任,在中小学设置法治副校长,在区人民检察院建设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和一站式取证中心打造“乌海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扎实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和“法律明白人”培养计划,打造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教育基地等宣传阵地,“普法宣传大篷车”广泛深入田间地头。全面推进信访法治化。建成区级人民来访接待中心,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区委书记认真践行“四下基层”,主动接访下访。拓展居民议事协商渠道。积极推动民主协商向基层延伸,探索创新社区“136+”、村“一核一约四会”等协商工作法,成立“人大代表之家”“政协委员工作室”,全区19个村(社区)实现村(居)民会议、村(居)民代表会议、村(居)民议事会、理事会等议事协商载体全覆盖。针对农区土地流转、邻里纠纷等问题,开展群众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等协商活动。
现场调解农区邻里纠纷
强化风险源头预防
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强化决策源头预防,健全完善重大决策风险稳定评估制度,组建稳评专家库,对重大项目、政策、活动应评尽评,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发生。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持续排查金融企业,防止发生金融风险。结合“平安医院”创建,设立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及时处置、有效防范医患矛盾。组建婚姻家庭纠纷调委会,区和镇、街道两级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实现全覆盖。防范化解涉劳动关系矛盾风险,成立海南区劳动仲裁院,对未进入仲裁、诉讼程序的劳动纠纷先行调解,形成“重心前置”工作模式。联动排查源头预防。搭建区、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四级联动”治理体系,完善“四所一庭”协作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网格员、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采取普遍排查与重点排查、日常排查与月度排查相结合等方式,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化解。充分发挥区级矛调中心智能化平台作用,实现由“12345线上受理”到“矛盾纠纷线下调解”的有机联动。
“枫叶红”金牌调解员现场调解家庭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