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区“警法”联动解纷绘“枫”景
来源:法治日报 编辑:王岩
2023年8月以来,天津市宝坻区选取辖区钰华街道原筑社区为试点,探索“警官+法官”基层治理工作模式,充分延伸执法司法职能,全方位、全流程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着力打造集平安社区、法治社区、和谐社区、无讼社区为一体的新时代“枫桥式”示范社区。
在具体工作中,宝坻区公安、法院以及街道等单位立足职能成立联合调解室,社区民警、派驻法官常态化坐班,全面整合派出所110警情、法院立案纠纷、街道矛调中心来信来访以及12345转办工单等矛盾纠纷反映渠道,实时为群众排忧解难。
同时建立矛盾纠纷“问诊、约诊、会诊”三级调处模式,实行类别化管理、针对性服务。以网格为基础,社区民警带领专兼职网格员、微网格长、楼栋长等力量,常态化开展上门“问诊”,实现简单纠纷就地化解;针对较为复杂的矛盾,由群众向社区联合调解室进行“约诊”,社区民警、派驻法官与社区调委会人员联合进行“把脉”;对需要多个部门联动处置的矛盾,启动“吹哨报到”机制,第一时间协调联动、共研“良方”。在此基础上,联动52家区直成员单位,及时将更多资源引入“警官+法官”机制,形成解纷整体合力。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原筑社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率达100%,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
警+法+网
多元联合打造“枫桥社区”
宝坻法院以原筑社区为示范社区,派驻法官与社区民警共同担起社会矛盾“消防员”职责,针对社区网格员前期摸排出的矛盾纠纷“易燃点”,定期下社区,先集中普法,再对点解纷,必要时统筹司法、行政、调解、群团等多方社会治理资源参与解纷,将“矛盾摸排、源头防范、多元解纷、普法宣传”职能直接延伸到百姓身边,让群众房前屋后听普法,不出小区解纠纷,真正做到全覆盖全流程防范化解社会矛盾,致力打造集平安社区、法治社区、和谐社区、无讼社区为一体的“枫桥式”示范社区。
让法治理念深植网格
活血化瘀治“未病”
“警官+法官,社区保平安”基层社会综合治理活动开展以来,在积极向外拓展多元联动解纷职能的同时,持续向内扎根,将助力培养法治化网格队伍作为打造平安社区、法治社区、和谐社区、无讼社区的第一抓手。
截至目前,宝坻法院民一庭法官郭磊,钰华派出所社区警务队社区警长张宝丽共同前往原筑社区现场开展生动的法治讲座累计15次,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生动真实的案例,唠唠家长里短中的法律事儿,将社区居民、网格员在生活工作中常见的法律问题进行串讲,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00余人次,累计受教育人数2100余人,化解矛盾纠纷70余件。社区网格员是多元解纷机制的末梢神经,是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的先遣兵,掌握着社区最新鲜的一手资讯,也是老百姓最贴心的身边人。为网格员进行普法培训,既为网格工作提供了“法律明白纸”,注入了法治活力,同时,将法治理念灌注到网格之中,激发了社会管理末端的法治动能,为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带来新气象。
社区治理
法治建设是根本、也是保障
“警官+法官”机制正式运行以来,派驻法官与社区民警始终坚持先普法、再解纷,既要“治标”、也要“治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建为引领,以法治方式为根本手段,根源化解社会矛盾。为社区群众提供“点单式”普法宣传,始终尊重群众意愿,倾听群众呼声,将传统的“单向”普法变成“双向奔赴”,有菜单、有预告,群众有选择,先后以民法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防范电信诈骗、开学季、诚信建设、物业服务管理等为主题,从不同侧面释法明理、排忧解纷,以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将法治成果落地生花,将诉源治理落细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