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助力三秦大地高质量发展
来源:长安评论 编辑:王岩
7月,在炎炎夏日中,进社区、进企业、听民意、纾民困,陕西省广大政法干警忙碌在基层治理一线。陕北。在神木市高家堡古镇,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巡逻队和随处可见的闪烁警灯,给游客带来满满的安全感。高家堡派出所围绕职能定位,将“枫桥经验”内涵植入公安工作实践,突出民意警务、预防警务,着力打造千年古镇的善治“枫警”。关中。西安市未央区法院法官走进企业,开展“啄木鸟法治体检+上门诊疗”,帮助企业排查风险隐患,提升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和自行解纷能力。陕南。安康市检察院联合岚皋县检察院干警,在岚皋县食品企业开展民法典宣传,围绕服务保障企业发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向企业详细介绍检察护企专项行动。
今年以来,陕西各地各级政法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锚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紧紧围绕深化全省“三个年”活动要求,护航重点项目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转变干部作风,为奋力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贡献政法力量。
护航!推动发展驶入“快车道”
西安东站是集高铁、普铁、地铁、公交于一体的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对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为守护重点项目建设,西安市公安局灞桥分局红旗派出所在西安东站项目工地建立“暖心警务会客厅”“警保联控工作室”,及时了解工程建设情况、掌握企业需求、有效处置矛盾纠纷,牢牢守护西安东站项目的安全稳定。
为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全省各级政法机关以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为抓手,出实招、举实策,全力护航高质量发展。陕西法院制定“1281”工作计划、为全省“三个年”活动提供司法服务保障十条措施、为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提供司法服务保障的《意见》……陕西法院通过出台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持续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水平,为创新驱动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护。
聚焦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全省检察机关持续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实质化运行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
省司法厅出台司法行政机关助力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实施方案。从完成年度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任务,到深入开展“法治体检”;从组织律师事务所与省、市重点项目结对服务,到加大项目建设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21条有力举措为加强项目谋划布局、做实项目储备接续、加快项目建设推进等提供了法治保障。
突破!营造惠企利民“强磁场”
听诉求、解难题、办实事。陕西省各级政法机关“送法进企业”,已成为工作常态。省委政法委制定了省级政法系统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联席会议、持续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十条措施等制度,为全省各级政法机关着力打造办案更公正的执法环境、办事更高效的服务环境、预期更稳定的法治环境、亲清更统一的政商环境,提供了政策指引。围绕深化全省“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要求,陕西法院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民营企业家、省属国有企业意见建议,推进与省工商联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七项机制深入落实,护航各类企业主体健康发展。
全省检察机关以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为抓手,深化知识产权综合保护,依法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平稳发展。
从制定《全省公安机关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工作方案》《全省公安机关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行动方案》,到编制重点建设项目、企业的安全防范指导;从建立健全“公安+行政”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协作机制,到出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十条措施,陕西公安机关围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持续发力。省公安厅通过4轮次5个阶段,对11个市级公安、1640个基层单位和社会场所进行督导检查,推动工作持续深入开展。
省司法厅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专项清理,破除影响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妨碍商品要素资源畅通流动的障碍和隐性壁垒。
转变!打好能力提升“组合拳”
聚焦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陕西省各级政法机关牢牢把握“政法姓党”这一根本政治属性,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省委政法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以实际行动捍卫“两个确立” 做到“两个维护”的意见》,明确具体任务、加速推进落实。
深入开展“马锡五审判方式”重点课题调研、“寻访革命旧址、保护革命文物、传承革命精神”专项活动,全省各级政法机关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结合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开展“铸忠诚、提能力、强作风、展风貌”等主题活动,持续提升政法队伍作风能力。
全省检察机关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持改革创新,形成服务保障深化全省“三个年”活动的法律监督合力。陕西公安机关全面深化警务机制改革,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着力打造能侦善战尖刀队伍。全省司法行政机关以促进依法行政为目标,在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率先实现突破的同时,建强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以法治建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保国家安宁,护经济发展,守万家灯火。在三秦大地,全省各级政法机关用一系列精准贴心的举措,不断提升着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