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汶上:打造智慧矛盾调解综合机制
来源:长安评论 编辑:王岩
山东省汶上县打造“平安汶上”智慧矛盾调解综合机制,有效提升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质效。
加强矛调中心建设
依托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推动相关职能部门、机构、组织以常驻、轮驻、随叫随驻等方式进驻中心。设置接待窗口、“平安汶上”调解室、会商研判室、指挥调度室等功能区,。建立“平安汶上”智慧矛调综合机制建设工作专班,统筹推进矛盾纠纷收集研判和分流交办。定期召开社会稳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联席会议,全力攻坚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
深化线上平台应用
建立县级终端调度、镇街流转化解、村(社区)末端应用的“智慧矛调”线上平台,规范矛盾纠纷受理、分流、反馈、督办工作流程,推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高效运转。搭建“四抓五统”矛盾收集处置框架,“四抓”即对村(社区)、乡镇(街道)、县直部门排查收集和党委政法委涉法涉诉接访四个来源受理事项,实施直接抓取、即时调度;“五统”即对12345热线、110平台、信访、诉前调解、人民调解等五个渠道受理事项,在主管部门主办的前提下,由工作专班对重点案事件实施分流、转办、督办,推动县域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完善闭环管理流程
深化矛盾纠纷自下而上、自上而下调处化解处置,对村(社区)、镇街、部门等各级自行排查、自下而上收集的矛盾纠纷,由各级整合调解力量组建工作专班,调处化解以10日为限,规定时间内调解不成的,及时转入上一级进行会商研判化解。对“四抓五统”收集汇聚、自上而下指派办理的矛盾纠纷,完善分流、交办、化解、处置流程,建立双推送、双化解模式,将矛盾纠纷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分流推送至属地镇街和主管部门归口处,实现矛盾纠纷县、乡双推送,促进问题纷争事心双解。

当事人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倡树仁义调解品牌
推行“仁义胡同故事调解法”,树立退一步海阔天空、礼让、谦让理念,倡树和气、和睦、和谐、合情、合理、合法“六和(合)”民风,引导群众“慎争减讼、少讼无讼”。打造“22+8+2+1+N”特色品牌调解组织,成立以退居二线老同志为矛调主力的22支思想教育工作队,发挥领头雁作用,做强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管到底”样板;完善婚姻家事纠纷、劳动人事争议等8大调解委员会;成立济宁医调委、校调委等2个汶上工作站,1个济宁仲裁委汶上分院;推进“两拖欠”专班、涉法涉诉化解专班、重点行业领域调解组织及“马扎书记”“百姓话吧”等N个乡土调解品牌建设,确保分流交办有着落,化解矛盾有底气。

汶上县“22+8+2+1+N”特色品牌调解组织一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