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梁山:“网格+矛调”矛盾化解近距离
来源:济宁网格 编辑:王岩
“我们网格员就是邻里纠纷的缓冲地带,避免了矛盾进一步升级。”梁山县水泊街道文昌阁社区网格员果志远说。
今年5月,文昌阁社区居民联系网格员,投诉邻居在楼道内堆放废弃快递包装盒及其他私人物品等在内的杂物,不仅妨碍正常通行,而且存在安全隐患,网格员详细了解情况,上报到矛调中心,调解人员经实地走访,联合物业与住户多次沟通,居中调停、善言规劝,促使双方和解。这是梁山县“网格+矛调”化解邻里纠纷的一个生动缩影,今年以来已累计调解矛盾纠纷500余件。

面对邻里纠纷排查发现难、调处化解难、追踪问效难“三难”问题,梁山县依托“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创新打造“网格+矛调”化解邻里纠纷工作法,实行矛盾调解“一网统管”,邻里纠纷化解“不出网格”,打造“预防排查、疏导化解、追踪问效”全过程“闭环式”服务,积极推进“一站式”矛调与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定期走访,发现网格“小问题”。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发挥网格员熟悉乡土民俗、了解邻里关系的优势,与民情书记、社区五老、物业组织、志愿者一起走访入户、访谈群众,与村两委座谈交流,梳理信息,及时捕捉邻里纠纷苗头,分类登记入册,纳入预调解范围。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定期召开党群议事会、网格议事会、民情座谈会以及邻里劝导等各类活动对网格员上报的纠纷进行分析研讨,拓展邻里纠纷排查收集渠道,切实解决“排查难”问题。会诊把脉,矛盾调解“近距离”。根据邻里纠纷性质和当事人情况,网格员与村干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等组成调解团队。全面了解当事人家庭情况、人生经历与社会背景等信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业专家、律师等召开信访听证专题会议。研判纠纷焦点,剖析问题根源,把准调解“脉搏”,确定化解“药方”。以邻里症结为切入点,帮助群众讲解政策、纾解心结,全面点评事实证据,公正客观梳理案情,按照难易程度分类,逐案定制调处方案,结合当事人意愿采取私下调解、亲朋调解、上门调解、视频调解等多种方式,实现案情简单、争议不大的纠纷就地化解。疑难复杂的纠纷集中各方力量联合化解。

跟踪问效,优化治理“大文章”。为进一步细化网格治理,梁山县构建三级网格管理框架,一级网格958个,二级网格3920个,微网格5016个,将所有人、地、物、事全部下沉网格,由网格员担任调解协议执行“监督员”,有效督促纠纷双方根据约定履行责任,监管有关单位将服务保障政策落实到位,切实巩固调解成果。严格落实“回头看”工作机制,网格员以谈心、慰问等方式定期到已化解矛盾的居民家中走访,及时掌握居民思想动向和生活状态,关注矛盾化解后事态发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教育疏导,对家庭生活困难的,协助申请帮扶救助,确保案件“零倒流”。“小事一格解决,大事全网参与,确保矛盾发现在网格,解决在网格。”在梁山县“一站式”矛调案例总结会上,网格员、调解员畅所欲言,提炼优秀案例和工作方法,协助民政、法院、公安等单位深挖邻里纠纷问题根源,研究预防化解措施。同时,组织开展以案释理、送法上门等宣传活动,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法治宣传40余次,受众达3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