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首页

东营垦利:深入群众“听、暖、解” 化解黄河滩区迁建矛盾工作法

来源:东营政法    编辑:张敏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杨庙社区视察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就关心黄河滩区迁建问题,全面开展搬迁、迁建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2023年11月7日,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猛同志到杨庙社区视察时指出,要提炼总结好杨庙“枫桥式”经验。董集镇深入分析杨庙社区11个村在40多年间两次迁建保持稳定的工作方法,总结了深入群众“听、暖、解”化解黄河滩区迁建矛盾工作法,为后续迁建工作提供工作参考,确保矛盾不上交。

第一步,迁建前发动群众,“听”民声,定政策。迁建前,乡镇统筹城建、农经、农林、司法、派出所、财政等站所及工作区力量,成立由“一把手”挂帅的迁建工作指挥部,统筹推进迁建工作。一是确定搬迁方案。对搬迁区域乡村人口、年龄结构、经济状况等进行深入调研,细致摸清群众需求,综合各种发展利弊因素,确定初步搬迁方案。二是强化政策宣传。通过走村入户、宣传栏、应急广播、网络媒体报道、召开民情恳谈会等形式,对搬迁方案进行广泛宣传。对存在个别疑问的群众,由镇、村两级干部联户包靠,统一建档分类解疑;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发动群众通过户代表会等形式对搬迁方案进行进一步完善。三是公开补偿方案。结合搬迁方案和前期测绘结果,形成初步拆迁补偿方案,并逐户逐人征求意见,实现查缺补漏。方案成熟后,在村内张贴公示,对存在的争议,发动群众议事解决群众问题,确保拆迁补偿公平公正。

第二步,迁建中依靠群众,“暖”民心,化心结。迁建中,乡镇综治中心会同迁建指挥部成立“一线”矛盾调解“驿站”,依靠群众化解各种争议和矛盾,保障迁建工作顺利进行。一是依靠群众带头示范。在迁建初期,制定诸如“按照搬迁先后来抓阄选房”等激励政策,鼓励群众尽快搬迁,同时发动村干部、党员及他们的亲友率先搬迁,建立好广泛的统一战线,激发群众搬迁积极性。二是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对因存在实际困难难以搬离的群众,建立党员、干部、群众联户包户制度,尽快摸清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在符合政策规定、确保公平公正前提下,一事一议解决后顾之忧。三是化解群众矛盾问题。对因不信任或未理解搬迁政策而拒绝搬迁人员,在干部耐心讲解政策的基础上,依靠群众力量,发动村内亲朋好友现身说法,打好干部、群众、政策的组合拳,推动群众事心双解。对因怀疑迁建公平性的群众,发动群众说事评理化解争议,或者引导其通过“公证”等非诉讼手段,在法治轨道上实现“事结”、“心结”。

第三步,迁建后服务群众,“解”民忧,惠民生。搬迁完成后,强化服务、保障民生,实现“搬得出”、“稳得住”。一是开展社区生活服务。以促进多村融合为目标,指导群众从兴趣爱好出发,组建“舞蹈队”“健步团”等社区社会组织,促进多村融合,减少矛盾。二是优化民生保障服务。针对群众“上楼”生活成本高的问题,探索物业费、水电气暖补贴等;针对老年人收入来源有限问题,开设老年餐厅,兜住民生底线;针对农村社区远离城区问题,开设公交线路,建立卫生室及幼儿园等,强化民生保障。三是加强就业保障服务。搭建就业服务保障平台,通过“土地流转+外出务工”等形式转变群众“以种粮为生”的传统习惯,提高群众收入,实现“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