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遇到纠纷有个“评理”的地方——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让“枫桥经验”在昌乐展现新“枫”景
来源:潍坊日报 编辑:李军
“在调解员的帮助下,我交的3000元订金全部拿回来了。”日前,家住潍坊市昌乐县红河镇的朱先生,专程到红河镇“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老胡工作室”道谢。
今年6月,他在该镇一家酒店预订酒席并交了3000元订金,后因该酒店装修不能按时办酒席,又不想退订金,双方产生了纠纷。于是,朱先生到“老胡工作室”求助,工作室的调解员迅速调查取证,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开展调解,最终圆满解决纠纷。
近年来,昌乐以建好“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为抓手,通过做优平台、建强团队、完善机制,实现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投,有力保障了基层矛盾纠纷的及时就地化解,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昌乐实践中展现出新“枫”景。
调解中心全覆盖让群众遇到纠纷有个“评理”的地方
近日,一起拉扯半年多的婚姻家庭纠纷,在昌乐县“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5天的全力调解下,签署调解协议书,为当事人双方解开了心里的疙瘩。
这是昌乐以建设“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为抓手,持续提升矛盾纠纷调解效能的真实一幕。目前,昌乐依托各级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已建设了1处县级、10处镇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实现了城乡全覆盖,搭建起服务群众、化解纠纷、维护稳定的实战化平台。
在昌乐县“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记者看到,办事群众在引导服务台前讲明事由后,便有工作人员指导他到相关窗口。各窗口工作人员接随办,实现接待快、回应快、调处快,让办事群众感到满意。
“简单的问题在相关窗口就能解决,遇到复杂问题,我们会召开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联席会议联合调处解决,让调解中心真正成为群众遇到纠纷后可以‘评理’的地方。”昌乐县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李蕾蕾说。
昌乐县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毕立新告诉记者,各级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分类确定常驻、轮驻、随驻部门(单位)25个,融合矛盾纠纷调解、联合接访、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12345热线运行“五大中心”,把原来的多部门、多渠道受理,变为“一窗式”受理,成为吸附矛盾纠纷的主平台、主渠道。
为确保工作实效,该县还围绕婚姻家庭、征地拆迁、劳资保障、医疗卫生、房产物业等,组建了专业调解组织或工作室,负责调处重大、疑难和专业性较强的矛盾纠纷,同时引入警调、检调、诉调等进驻,让各级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成为当地群众解决矛盾、维护权益的重要选择。
今年以来,昌乐各级矛盾纠纷调解中心通过各类渠道收集的群众诉求事项有6万余条,办结率达96%以上。
依托“调解工作室”打造“乐易调”调解品牌
日前,10名农民工向昌乐县朱刘街道反映,被某公司拖欠工资。该街道的“老杜工作室”调解员迅速赶到现场,在了解情况后马上介人,用3天时间帮助工人讨回涉纠纷工资6.7万元,赢得群众肯定。
红河有“老胡”,朱刘有“老杜”…...在建设“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过程中,昌乐高度重视打造以“乐调纠纷解忧为民”为核心内容的“乐易调”特色调解品牌,不仅吸纳相关行业的业务骨干、专家等30余名调解能手进入“专家库”,还为调解能力强、经验丰富、群众信赖的优秀调解员提供办公场所,成立个人调解工作室,先后打造了“老胡工作室”“老杜工作室”“小林调解室”“老兵调解室”等15个各具特色的调解工作室。
据了解,这些工作室调处矛盾纠纷的成功率达到99.3%,成为打造“乐易调”特色调解品牌、推动“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高质量开展工作的重要力量。“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林桂霞是“小林调解室”的调解员。她告诉记者,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通过建设“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让工作室有了更坚强的组织保障、更有力的行业支撑、更通畅的信息收集渠道、更便于开展调解工作。
据悉,昌乐还是我市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线上平台试点县,通过扎实推进线上平台建设和基层数字治理精细化转型,以及不断强化12345热线、信访接待、网格员走访等“线上+线下”各项措施,进一步畅通和规范了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的通道,实现了“线上”平台运行,“线下”工作落地见效。
完善“网格+矛调”机制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生活千姿百态。但有时候,一个鸡毛蒜皮的小事,可能会引起大纠纷。为此,昌乐在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的同时,注重完善“网格+矛调”机制,坚持力量在网格集聚、服务在网格升级、问题在网格解决,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
“你们说得对,大家都是邻居,没必要为了一点小事伤了和气。”前不久,在乔官镇唐家店子村,原本因屋前道路占用吵得不可开交的两户邻居,在位于乔官镇番茄王国电商孵化平台内的唐家店子村调解室握手言和。
原来,唐家店子村网格员陈海霞发现两家矛盾后,当即通过社会治理智能化信息平台上报,申请调解介入。该中心接到线索立即处理,协调调解员、村“两委”工作人员等参与调解,从法律和情理层面将问题剖析清楚,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了萌芽状态。网格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和“前端触角”,在昌乐城乡目前共有1162个网格,其中大部分在农村。
“在农村社区,我们实现了每一个网格均有一名专兼职网格员,外加1名公安干警(辅警)、1名政法系统干警、1名法律顾问的‘1+3’工作格局。”毕立新说,这样的搭配,有力促进了法律与道德的相互促进与融合,让网格员成为矛盾纠纷的“排查员”“调解员”,在网格内把民生实事、化解矛盾纠纷等“小事”办明白,让网格发挥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