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首页

莱阳市委政法委创新“三三三”立体化解纷模式叫响“莱说理”矛盾调解品牌

来源:莱阳政法    编辑:王岩

 

今年以来,莱阳市委政法委围绕“莱说理”矛盾调解品牌打造,以“三三三”模式固本培元、守正创新,全面提档升级市镇村三级综治中心,强化镇域“‘姜’心比心、‘疃’结和谐”、“‘冯’事好商量”等特色矛盾调解品牌、部门“联她促和”、“莱执议站”、“法保联动”等子品牌打造,推动梨乡善治行稳致远。

一、统筹资源,建强多元解纷三向模式。搭建“三向统筹、多方联动”的治理体系,为矛盾调解品牌建设打造良好基础。一是横向一体化统筹,打造一站服务体系。持续加大人、财、物投入力度,提档升级市级“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探索建立以市级综治中心为统领,信访接待中心、矛盾纠纷联调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诉讼服务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等多中心合一、多功能集聚的“1+5+N”大综治组织架构,推动实现矛盾纠纷调解类公共服务“全覆盖、零缺位”。二是深向多元化参与,构建全链调解体系。坚持“集约高效、便民利民”原则,灵活采用重点部门集中常驻、一般部门轮换入驻、涉事部门随叫随驻相结合的模式,聚力打造21家入驻部门职能化调解,政法部门和律师法治化调解,心理、家事调解等社会化调解相互补位、有机融合的“法理情”全链调解体系,打造莱阳市“有地说理、有人评理、按期办理”的“莱说理”调解品牌。三是纵向全方位纳入,搭建上下联动体系。市-镇(街)-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上下联动、一网统筹,培育镇(街)级综治中心调解品牌,建立古柳街道“149”工作机制、姜疃镇“‘姜’心比心、‘疃’结和谐”、冯格庄街道“‘冯’事好商量”等乡镇调解品牌,配齐配强802名村(社区)法律顾问,村(社区)“法律明白人”覆盖率100%;以姜疃镇、团旺镇、城厢街道天龙社区、团旺镇光山村为试点,探索推广镇街、村(社区)综治中心与党群服务中心、庭所队等机构融合运行、联合办公,推动群众解决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

二、固本强基,建优基层善治三支队伍。围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持续配强基层综合治理“生力军”。一是推动调解员入基层。吸纳2200余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心理咨询师、专家学者等和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退休人员担任人民调解员,设立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11个,实现18个镇街和811个村(社区)调解组织全覆盖。二是推动网格员进万家。按“1+5+X”架构配备1453名兼职网格员和6750名网格助理员,下沉一线排摸矛盾纠纷,建立矛盾纠纷动态排查调处可视化网络平台,采集更新基础信息113.3万余条,上报处置问题隐患、重点场所人群等动态信息359万余件;创办具有本地特色的“梨乡网格大讲堂”,先后举办安全隐患摸排处置、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预防电信诈骗和居民心理辅导专题课程3期,全面提升网格员素质能力水平。三是推动平安志愿者全覆盖。组建快递小哥、送餐员、社区医生、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燃气安检员、水电工、网吧管理员“八支队伍”,整合保安员、网格员、交通协管员、警务助理 “四支力量”,吸纳春雨、青年联盟志愿者“两个团体”,招募注册8000余名平安志愿者,成立16个市级平安志愿服务站、18个镇街服务分站、802个社区(村)服务队,推出15大类36项平安志愿特色服务项目,充分整合平安共治资源,不断织密专群结合、警民联防的治安防控网络。 

三、凝聚合力,建立社会治理三项机制。探索建立“联调、联合、联治”工作机制,增强“莱说理”矛盾调解品牌辐射力。一是建立矛盾纠纷联调机制。建强“日巡查、周化解、月研判”制度,对直接到综治中心要求调处的群众来信来访,综合运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等方式疏导化解,推动相关部门现场调处、社会组织化解调处、责任单位诉前调处。二是建立特色品牌联处机制。创新打造“一厅一庭五区”,即信访接待大厅、多功能速裁法庭、网格化治理指挥区、部门职能化调解区、社会组织特色调解区、政法部门法治化服务区、矛盾纠纷研判分析区,将已打造成型的“梨乡姑嫂”家事调解工作室、暖心心理服务工作室、律师调解室、金牌调解室等作为创新融合点纳入中心联动运作,全力将中心打造为矛盾纠纷“终点站”。三是建立重点领域联治机制。聚焦涉保纠纷、道交事故、民营经济等矛盾纠纷多发领域,强化部门间良性互动和密切合作,创设“1+8”道路交通安全综治服务中心、中国人寿财险诉源治理联合调解中心、市总商会调解委员会、“莱执议站”等4家中心外驻机构,打造“法保联动”、“联她促和”、“握手烟和·和合梨乡”3个矛盾调解子品牌,持续拓宽诉源治理多元解纷路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