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首页

齐河县:构建“1+4+N”工作体系 擦亮“齐为民”矛调品牌

来源:德州改革    编辑:王岩

 

今年以来,齐河县坚持“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法治化、信息化”的工作要求,将“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实体化运行作为重要抓手,逐一细化工作标准,优化调整工作流程,规范组织领导、分流交办、人员管理等多项制度,抽调精干力量,成立工作专班,以集中办公、现场指导等形式,全面推动矛调中心规范化建设。目前,全县15个乡镇(街道)矛调中心,全部完成高标准建设并投入使用。

▲部分乡镇“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服务大厅

统筹资源“筑根基”

建强多元解纷“总体系”

按照做优县级、做强镇街、做实村社的思路,“1+4+N”多元解纷体系日趋完善。“1”是坚持党建引领;“4”是县、乡、社区、村四个调解阵地;N是多元解纷力量。

强化阵地建设。县级矛调中心内设调解室、心理咨询室、分析研判室等功能室,设立综合服务、助企安商等10个窗口,实现一站受理、分级分流、精准对接。

加强功能融合。工商联、法院、信访等18个部门入驻,打造集调解、诉讼、接访、行政复议和公共法律于一体的实体平台。

完善机制运行。实行窗口直办、部门联办、领导领办、跟踪督办的办理机制,制定分流交办、吹哨报到、会商研判、监测预警、评价督导等工作机制。同时,依托乡级综治中心,完成乡级矛调中心标准化建设;村(社区)矛调中心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通过组建一支调委会、设立一处调解室,城乡分别打造“15分钟矛调圈”“矛调共治体”,就近开展小微矛盾化解。

▲1+4+N工作体系示意图

多元调解“聚合力”

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坚持以齐心共治、为民解忧的“齐为民”社会治理品牌为引领,形成“齐为民”品牌矩阵。

挖掘个人品牌。鼓励调解能手成立个人调解室,打造出“王玉芝调解室”“老郑解疙瘩”“老席说事”等31个个人调解品牌。

做强专业品牌。以行业领域为重点,成立行专调解委员会17个、行政调解委员会18个,工商联与法院共建机制获全国工商联、最高法联合通报表彰。

打造特色品牌。各镇街挖掘自身特色,创设“安心办”“晏立解”“齐心调”等多个特色调解品牌。村(社区)形成“五步议事法”“五和工作法”“三心三合”“七心解忧”等调解工作法,实现“县级有品牌、乡级有特色、村级有亮点”。

▲“五彩”调解工作法

配齐调解“主力军”

共绘纠纷调处“同心圆”

调解队伍是多元调解体系建设的关键,着力抓好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专业化”调解力量建设。

完善调解队伍。县级矛调中心梳理28个受理事项,对各部门、领域63名调解员实行专业化管理,实现矛盾纠纷“专管”“专调”。

组建专家库。吸纳23个领域的业务骨干、专业律师等211名人员组建调解专家库,为化解全县重大疑难复杂纠纷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

创新工作模式。坚持与法学会共建,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首席调解官功能融合,创建“首席1+1”工作模式,畅通首席服务与多元化解互动渠道。15个乡级矛调中心均配备3名以上专职人民调解员,设立村级调解组织1016个,建立健全乡、村(社区)调解体系,打造一批素质过硬专职调解队伍。

▲调解现场

科技赋能“互联网+”

畅通纠纷调解“快车道”

利用山东省“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搭建矛盾纠纷“处置中枢”。

矛盾纠纷双向摸排。充分发挥村级前哨、排查和化解作用,第一时间将群众困难诉求和矛盾纠纷纳入平台,自下而上矛盾摸排更加细致;法院、司法、信访等联席单位同步录入事件,实现自上而下信息流转更加高效。

线上平台高效运转。县乡矛调中心依托平台进行分流、指派、督办,打造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分派、督办、处理中枢,实现对各类矛盾纠纷的实时掌握、及时预警、高效处置。平台自运行以来,共受理矛盾纠纷4198件,办结4191件,办理期限从平均30天缩短到10天之内。考核评价推动落实。实行定期会商,建立健全全体会议、工作会议、分析研判会议、重大矛盾纠纷联动化解等制度,定期分析研判各部门、各镇街矛盾纠纷运行态势,协商解决重大矛盾纠纷,属于群体性、涉及多部门、化解难度大的矛盾纠纷,随时提交联席会议会商解决。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纳入平安建设考核体系,量化打分,定期通报,真正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