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打造全民参与的社会共治样本
一面是城市规模扩张、人口剧增与居民生活追求日益提高的现实;一面是社会治理方式从政府单一主导到社会多元共治的转变。当福建漳州精准定位、全力打造治理领域的地理标志品牌时,社会力量起而行之,以有别于官方的方式和视角切入社会治理,或可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一个富有特色的观察样本。
三年试点从保障开始
三年试点,漳州市平安建设考评接续优秀,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连续保持在99%以上,执法工作满意率位居全省第一,“漳州之治”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彰显。
“社会治理落脚点是平安,要依靠平安建设体制机制,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协作配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漳州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三年来,漳州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将其作为全市重点任务纳入“十四五”规划和年度平安建设责任书重要内容,纳入市委重大改革任务和目标责任考核范畴,层层压实责任链条,并在政策、制度、力量、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倾斜,着力构建高位推动的指挥体系、高标分解的责任体系、高效有力的保障体系,实现试点工作的周密部署和有力统筹。
古厝边阿姨巡防队和民警开展反诈宣传
显然,这是漳州市域社会治理推进的关键一环。“群众的需求一直是治理的方向,如何有效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才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漳州市市域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漳州社会治理好不好,实事办得实不实在,群众说了算!
自确定为第一期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以来,漳州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聚焦民意诉求,压实政府责任,提升政府决策能力、强化风险治理能力、深化服务保障能力。
试点之初,为保证市域社会治理“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漳州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办十组”,抽调业务骨干组建试点工作专班,科学、规范、高效运作。同时,加强顶层设计,研发漳州市社会治理智治平台,成立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漳州110”研究发展中心,建设全国首家“蓝碳司法保护和生态治理研究中心”、全省首家乡村振兴战略法学研究基地等多个实践基地。
平安志愿者“抢单”巡逻
漳州将治理形成项目来推进。如编制社会治理专项规划,设立创新项目库,每年专题谋划一批重点项目,实行“双向推动”机制,采用群众点单、政府接单模式广泛征集社会需求,推动社情民意真实准确向上反映,推动治理政策真正落实到基层。实施以“社区(乡村)110”为示范引领的100多个项目集群,制定任务、措施、责任、时限“四个清单”,以“双十百佳”项目评选为抓手,每年在10个行业部门开展十佳创建,打造汇智聚力的社会治理民心工程,项目覆盖率、建成率、占比率、普及率全面提升。
政务服务平台,打通部门数据壁垒,整合部门治理资源,实现一种模式统筹、一个平台流转、一套方法运作。
同时,漳州还成立11个市级指导组,聚焦重点难点下沉督导指导,加强协调联动,完善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体系,推动问题联诊、工作联动、试点联创。
一系列积极作为,是漳州市为提升市域社会治理能力水平的缩影。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漳州市的治理成果遍地开花,切实推动实现党领导下的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治理格局。
做活治理要打通圈层
“车库问题抓紧整改”“施工方要对破损的绿化进行修复”……2022年6月,龙文区碧湖街道办事处联合龙文区城管执法局对荣昌社区创城工作进行巡查,针对存在的停车难、环境卫生等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并督促物业公司抓紧抓好落实。
碧湖街道荣昌社区是龙文区唯一一个全国文明社区,但小区的硬件设施和管理模式趋于老旧,物业和居民的矛盾已成顽疾。此前,漳州市城管局借城管进社区的契机,以荣昌社区作为试点,通过执法力量下沉社区,解决社区在管理中存在的瓶颈问题,让物业公司实现从“物业管理”到“物业服务”的角色转换。
“这个好,很多历史遗留问题都给我们解决了。”荣昌社区的变化,社区居民林大爷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这种变化,与“城管进社区”活动密不可分。
“社区110”民警和网格员交流辖区综治网格服务管理情况
“城管进社区”是漳州打通部门(单位)之间行政壁垒的真实写照。试点以来,漳州始终抓住“市域”这个核心环节,通过完善联动融合、集约高效的政府负责机制,通过部门履职推动各领域同频共振、同向聚合,打通行政壁垒,实现一体融合,打造了政府负责、部门担责、协同高效的治理体系。
除了“城管进社区”,漳州利用“老芗亲法治共享家园”等载体,推动30多个部门下沉报到,通过共驻共建、以条补块为基层放权赋能。
漳州设立法治政府建设基层联系点,吸纳治理专业领域、基层代表参与立法,形成具有漳州特色的“民生+立法”“生态+立法”法规体系。2022年8月,漳州还成立漳州市社会治理研究中心,通过与闽南师范大学共建,深入开展有分量、有质量、有深度的研究,推动更多鲜活经验从地方探索上升为顶层设计,从单向经验集成为系统制度,以市域平安不断夯实“漳州之治”的基石。
漳州法院首创生态环境技术调查官制度,得到最高法院肯定推广
除此之外,司法行政部门也在履职过程中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漳州法院首创生态环境技术调查官制度,得到最高法院肯定推广,“蓝碳司法保护与生态治理机制”入选“福建省十大法治事件”。漳州检察机关在全国首创“春蕾安全员”机制,建立困境儿童分级管护制度,促进检察司法保护融入“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五大保护,该机制被最高检察院写入《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1)》,在全省推广施行。
法治漳州为漳州市域社会治理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其中离不开漳州坚持党建引领下的社会治理融合发展模式。
试点以来,漳州坚持党建引领构建上下体系贯通、各个圈层融合的治理共同体。如开展近邻党建“六项行动”,创新推行“红色网格”服务管理机制。漳州市委主要领导带头示范,带动各级领导干部深入4471个党支部联系点,帮助36条“串点连线成片”线路沿线村确定发展方向、解决治理难题;实施“升星”计划,开展“千名干部挂千企”等活动,推动基层党建、部门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同时,推动全市小区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并打造20个市级近邻党建示范点。组织1.8万多名党员干部下沉村居认领社区小区服务岗位,构建四级联动物业党建工作责任体系,指导各地成立“红色物业联盟”,打造“红色物业”示范标杆,组建180多支红色物业服务队,大力推广“红色楼长”等制度和“红管家”党建品牌,全面拉动社会治理“红色引擎”。
民意诉求,需有效回响
把社会治理变成人人参与的生动实践,是漳州市域社会治理的一大特色,这与先贤在漳州传承下来的民本思想息息相关。
一直以来,漳州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民安民生融合,发挥各类组织和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广泛汇聚社会治理力量,不断激发社会治理新动能。
作为“漳州110”和机关效能建设的发源地,多年来,漳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认真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和“再快一秒”的优良作风,坚持社会治理工作提速增效,源头防范风险、便捷服务群众、高效护航发展。
“漳州110”用忠诚与热血书写“时代答卷”
“对于老漳州来说,‘漳州110’是不可或缺的记忆。”漳州市民老陈是“民间110”志愿者队伍的成员。他说,成为志愿者是他们这些队员共同的情怀。“漳州110”精神是漳州的名片之一,也是漳州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过程中的特色品牌之一。
近年来,为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漳州市公安局持续深化“漳州110”警务机制改革,创新实行“四警四化”警务新机制,被公安部推广,“新时代110警务机制改革创新”被列为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其构建“快派快处、快破快挽、快督快结、快奖快惩”作战体系,在全省首推人民调解与110非警务事项对接分流,“漳州110”非违法类警情现场调处率93%,5分钟限时到场率91.03%,平均从派警到人员抓获耗时18.47小时,现行命案连续7年保持全破,“两抢”案件连续5年保持全破,10万元以上盗窃案件破案率排名全省第一,执法工作满意率全省第一。
一边创新警务机制为社会大局安定稳定保驾护航,另一边矛盾纠纷化解同样推陈出新。
百姓的“和事佬”赖水顺
近年来,漳州力推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机制,通过建立动态排查,分类对接、归口调处、化解销号等制度,在全省首创劳动争议全链条诉源治理机制;出台轻微刑事案件调解过滤机制,引导群众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理性选择解纷方式,实现风险排查、释法说理、纾危解困“三个靠前”。同时,推动专业人士融入多元调解组织、行家里手融入专业性调委会、法律顾问融入镇村调委会,通过建立不同类型的专家库,提高行业调解的专业性、成功率。依托“中国十大影响力法治人物”赖水顺、“时代楷模”黄志丽等金牌调解室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成立全国首家全部由台胞组成的调解组织,为在漳台胞、台企及在台乡亲依法及时高效化解纠纷。
值得一提的是,在深化社会治理的同时,漳州不忘聚焦服务,提升市民的幸福感——
制定出台《漳州市政务服务条例》,成为“放管服”改革后福建省设区市第一部专门规范政务服务的地方性法规,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在全省率先推行政务服务“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章审批、超时默认、默认追责”闭环管理制度,切实解决企业群众办事“填多份表”“跑多个窗”“盖多枚章”问题,行政审批事项办结时限比试点前平均缩短70%。制度实施以来,全市受益群众和市场主体累计达30万人(户)次。
漳州市社会治理智治平台暨“平安漳州e家”上线
几番琢磨方成器,数载耕耘自见功。在社会治理这块“试验田”里,漳州通过驰而不息的深耕细作,收获了累累硕果。“漳州之治”,印刻着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包容品质,承载着闽南文化的历史筋脉,凝结着匠艺古今的闽人智慧,更有守正创新、敢拼会赢的性情。它让“看得见的平安,摸得着的幸福”,真正成为漳州最靓丽的底色,不断提升着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