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动态 > 正文
首页

2019年8月以来山东法院共受理涉自贸区民商事案件65583件,审结60661件

来源:山东法制报    编辑:王岩

 

9月29日上午,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白皮书新闻发布会。省法院副院长吕涛在会上表示,全省法院把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全面提升涉自贸区案件审判质效。2019年8月以来,全省法院共受理涉自贸区民商事案件65583件,审结60661件,涉及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会上发布了《山东法院服务保障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白皮书》,通过大量数字、图表、实例,全面展现全省法院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基本情况。

坚持制度先行,构建服务保障工作体系。近年来,省法院发挥制度“先行”优势,先后制定了《关于依法服务和保障自贸区建设的意见》《关于保障上合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动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意见》,济南、青岛、烟台三地法院以及青岛海事法院,结合本片区建设方案和功能定位分别制定了具体措施。全省三级法院强化统筹协调,谋划精准服务,实行上下联动,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自贸区司法保障工作体系。

优化审判布局,健全专业化审判机制。在自贸区规划期间,省法院为青岛自贸片区所在地黄岛区人民法院申请获批涉外民商事案件管辖权。针对济南片区跨区划设立的特点,为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申请获批涉外民商事案件管辖权,集中管辖济南高新、历下、历城一审涉外民商事案件。2021年10月,青岛中院在青岛自贸片区设立巡回审判庭。2023年2月,青岛中院获批设立国际商事法庭。同期,青岛海事法院自贸片区审判区正式揭牌成立,这是全国海事法院首个自贸片区审判区。

实施精品战略,提升审判质量和效率。2019年8月以来,全省法院共受理涉自贸区民商事案件65583件,审结60661件,涉及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省法院坚持推行精品审判,不断总结审判经验,形成了海上人身损害赔偿标准、仲裁司法审查案件办理意见等统一裁判规则。青岛海事法院打造的“互联网+”船舶扣押拍卖管理平台,提高了涉案船舶处置效率,降低了处置费用,该做法入选山东自贸区第三批制度创新成果“最佳实践案例”,获评法治日报2022年“智慧法院创新案例”。

强化务实协作,形成服务保障合力。全省法院持续深化府院联动机制建设,加强与商务部门、自贸区管委会等单位的沟通联系,做好自贸区内纠纷预防、矛盾调处、风险防范等工作,推动形成自贸区建设工作大协同格局。青岛中院、黄岛区人民法院与青岛自贸片区管委会建立了走访调研、信息共享机制。青岛海事法院与青岛自贸片区管委会、山东海事局等单位,签署“创新提升、法智护航”共建协议,合力破解海事司法服务自贸区营商环境难题。

完善多元解纷,实现纠纷解决便利化。省法院会同省司法厅先后印发了建立诉讼与仲裁衔接机制的指导意见和工作措施,支持自贸区打造高水平国际商事调解组织和一流仲裁机构。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法院联合公证机构,首创“诉前调解+赋强公证”金融纠纷化解新模式。青岛中院与青岛仲裁委建立“法仲联动”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工作机制。烟台开发区人民法院为自贸区国际仲裁院设立常驻办公场所,配备辅助人员协助开展工作,已有90多起纠纷转入仲裁程序裁决。

加大调研宣传,扩大自贸区审判影响力。全省法院先后开展了外商投资法实施情况、全省自贸区建设相关法律问题等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或规范性意见。针对自贸区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多次向国资委、金融机构等单位,提出司法建议,得到了积极回应。持续加大对涉自贸区审判工作的宣传力度,省法院围绕“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主题,多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涉自贸区典型案例、企业经营法律风险提示。

突出涉外特色,提升自贸区审判国际公信力。全省法院坚持把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贯穿于司法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省法院、青岛中院先后与山东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高校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强化自贸区涉外法治建设问题研究。认真做好司法协助工作,建立归口管理和集中办理工作机制,规范办理程序,提高涉外送达效率。组建全省法院涉外商事海事审判领军人才库和储备人才库,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为自贸区涉外法治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延伸司法服务,提升服务保障工作实效。全省法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坚持以案释法,为自贸区企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青岛中院坚持开展“法律进自贸区”“司法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护航自贸区企业发展”等主题调研活动,受到企业普遍欢迎。烟台开发区人民法院建立员额法官联系企业制度,会同律师协会、司法行政机关,为自贸区企业进行“法律体检”26次,出具“法律体检报告”12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