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动态 > 正文
首页

法润黄河口,守望候鸟栖息地——探寻东营黄河口生态保护的法治印记

来源:山东法制报    编辑:王岩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东营,从市区前往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近一个小时的车程。正值盛夏八月,一路草木葱郁,鸟啼蝉鸣,城市建筑与自然景观相互映衬,行人与鸟儿自在前行。进入保护区,湿地和滩涂深浅交织,小白鹭和东方白鹳穿行其间,生机勃勃的大河之洲即刻呈现眼前。日前,在第46届世界自然遗产大会上,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作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申遗提名地之一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展示了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与成就。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法治保障,在第二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记者来到东营,走访立法、司法、执法等领域相关单位,走进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探寻东营黄河口生态保护的法治印记。

生态立法“1+N”,护航城市转型“马拉松”

黄河口(东营)马拉松赛

在热爱马拉松的跑者圈内,黄河口(东营)马拉松赛属于热门赛事之一。不仅因为其是国内首批“双金”赛事,更因为其所在城市东营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从开跑到结束,沿途景色蓝绿交织、清新明亮,道路平坦开阔,鸟儿不时展开翅膀与跑者同行……跑者们在冲击个人最好成绩的同时,能够让身体融入大自然,从而获得最佳跑马体验。

良好的马拉松比赛环境是东营生态环境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与不断追求更佳成绩的马拉松跑者一样,从盐碱地上的“石油之城”到黄河口的“生态明珠”,东营也正奔跑在城市转型的“马拉松”赛道上。

“作为黄河入海口城市,东营在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因此我们要扛实责任,在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法治支撑。”东营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备案审查科科长侯凌霄向记者介绍,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东营市人大常委会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立法的优先任务,在立法、制度、标准等方面持续探索。制定、修改地方性法规11部,其中生态立法7部,并以《东营市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修复条例》为综合性法规,形成了涵盖自然保护区、湿地、大气、海岸带、水资源等领域专门法规的“1+N”生态法规体系。“我们还在其他领域法规中植入‘生态元素’。例如,在2023年制定海上交通安全、爱国卫生条例和修改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非生态文明建设类法规的过程中,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作为法规重要内容,让‘生态元素’成为法规靓丽的闪光点。”侯凌霄说。

齐聚法治力量,捍卫黄河口生态正义

“要了解东营法治护航保护区生态的具体实践,欢迎走入保护区一探究竟。”东营市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王艳彦告诉记者。8月9日一早,记者走进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方才领悟到这句话的含义:在保护区一隅,整齐坐落着一小排房屋,它们分别是东营市公安局设立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局、东营市人民检察院设立的检察工作站以及东营市垦利区人民法院设立的黄河三角洲生态湿地保护巡回审理点,在最接近保护区的地方,捍卫黄河口生态正义。

“有涉及保护区的案件,我们需要共同发力,所以案件和案件线索都可以做到及时沟通。”东营市垦利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助理姜聪聪向记者介绍,这对于推动实现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公益诉讼无缝对接,合力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具有很积极的意义。

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东营市检察院等部门联合开展公益诉讼增殖放流活动

东营市法院、检察院还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督促违法行为人通过土地复垦、补植复绿、劳务代偿等方式恢复生态,让“恢复性司法实践”工作机制更好发挥效能。记者在走访过程中还发现,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和东营市人民检察院,在构建执法司法大联动格局、推进区域内共同治理方面,都建立起协同工作机制。“法院是‘五长治河’,即‘河长+局长+生态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协同工作机制;检察院是‘河长湖长、森林湿地长+检察长’协同工作机制。虽然形式、内容不尽相同,但本质上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捍卫黄河口生态正义,在保护黄河口生态环境方面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东营市垦利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周卫亭说。

扎根式守护,筑牢生态安全防线

保护区有许多响亮的名号,它是世界自然遗产,是“鸟类国际机场”,是“中国东方白鹳之乡”和“中国黑嘴鸥之乡”。而对于在东营市公安局自然保护区分局的“生态警长”来说,保护区还有一大“特色”——“三只蚊子一盘菜”。每逢夏季,黄黑相间的大个蚊子就会出现,没有十足的定力和忍耐力,就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生态警长”。

在巡逻的“生态警长”

“自然保护区分局成立之后,现在已经发展到33名民辅警,大家吃、住、工作都在保护区,所以对我们来说,这里是工作场所也是第二个‘家’。”东营市公安局自然保护区分局“生态警长”杨华章向记者介绍,在这片占地面积约153000公顷的广袤保护区内,民辅警们每天都走在巡逻的路上。“以黄河为界划分南北两个大巡逻片区,每个大片区再按自然资源分布情况划分4类小片区,总共是8个小片区,每次都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一次巡逻。”

正在巡逻的“生态警长”

保护区内鸟类众多,滩涂、湿地面积大,夏日忍受蚊虫叮咬、冬日忍耐寒风凛冽,只是“生态警长”们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插曲,打击防范非法猎捕、倒卖野生动物以及破坏湿地等违法犯罪行为,保护辖区生态安全是他们最重要的任务。“通过‘步巡+技防’,形成‘水上搜、岸上控、空中巡、陆上查’的立体化防控体系,每一次及时制止,都是对生态环境的一次挽救。”东营市公安局自然保护区分局“生态警长”杨华章告诉记者,为了能更好地保护动植物,分局还联合29家企事业单位打造“生态保护联盟”,“生态警员”们向中国科学院、保护区鸟类救助中心等机构学习动植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了解辖区植被分布原理、野生动物生长习性等,从而更科学、精准地制定保护策略,提高执法的专业性和有效性。“我们扎根在保护区,懂得保护区,才能更好地守护保护区。”杨华章说。

 

友情链接